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世界政治论文--世界政治概况论文--发达国家(总论)论文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研究

ABSTRACT第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7-8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1-3-1 本文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本文研究方法第12页
第二章 “第三条道路”概述第12-20页
 §2-1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内涵第12-13页
 §2-2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渊源第13-14页
 §2-3 “第三条道路”的发展轨迹第14-16页
 §2-4 “第三条道路”的时代背景第16-19页
  2-4-1 政党竞争的压力第16-17页
  2-4-2 全球化的冲击第17-18页
  2-4-3 社会结构的变革第18-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主张第20-28页
 §3-1 “第三条道路”的政治观第20-22页
  3-1-1 新的国家主义视野第20-21页
  3-1-2 实现民主制度的民主化第21-22页
  3-1-3 建立治理型政府第22页
 §3-2 “第三条道路”的经济观第22-25页
  3-2-1 协调国家与市场关系第22-23页
  3-2-2 新型混合经济第23页
  3-2-3 积极的福利制度第23-25页
 §3-3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观第25-26页
  3-3-1 培育积极的公民社会第25-26页
  3-3-2 重建社区第26页
 §3-4 “第三条道路”的外交观第26-28页
  3-4-1 强调国家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第26-27页
  3-4-2 坚持多元主义,主张国际民主第27页
  3-4-3 健全全球治理体系,发挥国际组织作用第27-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页
第四章 “第三条道路”的价值评析第28-30页
 §4-1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特点第28-29页
  4-1-1 明显的时代性第28页
  4-1-2 福利政策创新性第28-29页
  4-1-3 执政策略的实用性第29页
 §4-2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缺陷第29-30页
  4-2-1 政治理论缺乏生命力第29页
  4-2-2 经济策略缺少理论支撑第29页
  4-2-3 模式上缺乏普适性第29-30页
 §4-3 本章小结第30页
第五章 “第三条道路”对我国的启示第30-34页
 §5-1 丰富现代化建设内容的思考第30-32页
 §5-2 细化党的建设内容的研究第32-34页
  5-2-1 进一步坚持与时俱进第32-33页
  5-2-2 进一步坚持走群众路线第33页
  5-2-3 进一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第33-34页
 §5-3 本章小结第34页
第六章 结论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胡锦涛“学习观”研究
下一篇:胡锦涛人才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