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重视习题课在数学课中的基础性地位 | 第12页 |
·分析习题课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研究“优化”习题课的意义 | 第13-1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习题课 | 第14-15页 |
·习题课优化教学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关于数学解题的文献资料 | 第16-18页 |
·解题可提升习题课效率 | 第16页 |
·解题思路的来源及理解 | 第16-17页 |
·解题能力提升办法 | 第17-18页 |
·习题课研究情况概述 | 第18-22页 |
·国内习题课教学研究 | 第18-19页 |
·国外习题课教学研究 | 第19-22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2-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4 对高中数学习题课的调查研究 | 第24-32页 |
·习题课教学问卷调查 | 第24-27页 |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调查材料 | 第24页 |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4-27页 |
·习题课教学现状访谈 | 第27-32页 |
·以往习题课的长处 | 第27-28页 |
·习题课受众的缺位状态 | 第28页 |
·习题课研究程度及其水平向度的缺失 | 第28-29页 |
·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做”的太少 | 第29-30页 |
·过犹不及:泛滥的习题课适得其反 | 第30-31页 |
·求全求大,未能抓住重点 | 第31-32页 |
5 新课改环境下习题课优化教学设计 | 第32-43页 |
·习题课设计的原则 | 第32-37页 |
·人文理念与感情的统一 | 第32-33页 |
·基于教材的数学思想体系 | 第33页 |
·纠错式的训练目的 | 第33-34页 |
·打造讲授和探究相长的教学模式 | 第34-35页 |
·强化关键知识点的教授 | 第35页 |
·注意课堂问题的设置 | 第35-36页 |
·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机制 | 第36-37页 |
·习题课优化教学方案 | 第37-41页 |
·积极构建数学理念的相关模式 | 第37页 |
·新型模式的积极探讨 | 第37-38页 |
·“战略战术”的迁移 | 第38-39页 |
·将习题课打造成必要的交流平台 | 第39-40页 |
·开放研讨式习题课 | 第40页 |
·自觉性地开展自助式的学习模式 | 第40-41页 |
·习题优化教学自我总结 | 第41-43页 |
·总结的作用 | 第41页 |
·有意识地构建习题优化的自主性系统 | 第41-43页 |
6 新课改环境下习题课优化教学效果研究 | 第43-47页 |
·实验对象的选取 | 第43页 |
·非主体部分参量的约束 | 第43页 |
·实验流程 | 第43-44页 |
·实验前期的准备步骤 | 第43页 |
·对调查对象成绩的检测 | 第43页 |
·实验相关信息的整合 | 第43-44页 |
·对被调研者采取相关条件的实验制约 | 第44页 |
·对实验对象展开测试 | 第4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7 结论与反思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调查问卷 | 第49-50页 |
访谈提纲 | 第50页 |
访谈记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