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章 合作制经济理论和实践简介 | 第16-26页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合作制经济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一、资本主义合作制经济理论 | 第16-18页 |
二、资本主义合作制经济实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合作制经济理论 | 第19-22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制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二、列宁合作制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三、斯大林农业合作制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建国前我国合作化历史 | 第22-26页 |
一、中国知识分子合作经济实践 | 第23页 |
二、国民政府合作经济实践 | 第23-24页 |
三、共产党根据地合作经济实践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供销合作社的建立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我国供销合作社建立背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建社过程 | 第27-40页 |
一、“自上而下”建立总社和联社 | 第28-30页 |
1、建立中央领导机构 | 第28-29页 |
2、建立各级联社 | 第29-30页 |
二、“自下而上”建立基层社 | 第30-40页 |
1、在老解放区“积极整社” | 第32-37页 |
2、在新解放区“慎重建社”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国家优待 | 第40-44页 |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作为 | 第44-62页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积极作为 | 第44-59页 |
一、供应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 第46-53页 |
1、生产资料的供应 | 第46-50页 |
(1) 肥料 | 第46-47页 |
(2) 耕畜 | 第47-49页 |
(3) 新式农具 | 第49-50页 |
2、生活资料的供应 | 第50-53页 |
二、推销农副产品 | 第53-58页 |
1、预购 | 第54-55页 |
2、结合合同 | 第55页 |
3、集体收购 | 第55-56页 |
4、土产交流 | 第56-58页 |
三、生产救灾 | 第58-59页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在我国农村作为中的不足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对合作经济的反思与选择 | 第62-70页 |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合作组织是当今农村发展经济的走向 | 第62-65页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化 | 第62-64页 |
二、我国的合作化“模式” | 第64-65页 |
第二节 现今我国发展合作经济的道路选择 | 第65-70页 |
一、我国发展合作经济的必要性 | 第65-66页 |
二、我国的“三农”国情 | 第66-67页 |
三、当今我国合作经济的道路选择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后记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