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选题依据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页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9-10页 |
第2章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 第10-15页 |
·精神损害的界定 | 第10-13页 |
·精神损害的理论争议 | 第10-13页 |
·精神损害之我见 | 第13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 | 第13-15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 | 第13-14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5页 |
第3章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5-26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 第16-24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争议 | 第16-23页 |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现实困难 | 第23-24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 第24-26页 |
·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 | 第24-25页 |
·我国司法实践的有益探索 | 第25页 |
·我国已具备了制度建立的成熟条件 | 第25-26页 |
第4章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 | 第26-35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应遵循的立法原则 | 第27-29页 |
·惩罚性与补偿性兼具原则 | 第27-28页 |
·适当限制原则 | 第28页 |
·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 第28-29页 |
·过失相抵原则 | 第29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程序 | 第29-32页 |
·诉讼模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诉讼主体的确定 | 第30-31页 |
·其他程序问题 | 第31-32页 |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实体操作 | 第32-35页 |
·赔偿标准的采用 | 第32页 |
·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