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事执行拍卖的监督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民事执行拍卖及其监督的基本含义 | 第9-17页 |
·民事执行拍卖的科学鉴定 | 第9-15页 |
·民事执行拍卖概念的厘清 | 第9-10页 |
·民事执行拍卖的性质 | 第10-13页 |
·民事执行拍卖的特征 | 第13-15页 |
·民事执行拍卖监督的内涵与外延 | 第15-17页 |
第2章 民事执行拍卖监督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民事执行拍卖监督是改变民事执行现状的迫切需要 | 第17页 |
·民事执行的公权性质决定其应该被监督 | 第17-18页 |
·拍卖本身具有被监督的内在需求 | 第18页 |
·民事执行拍卖的特点要求其被监督 | 第18-20页 |
第3章 民事执行拍卖监督的监督主体与被监督主体 | 第20-27页 |
·民事执行拍卖监督的监督主体 | 第20-25页 |
·人民法院 | 第20-21页 |
·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 第21-22页 |
·社会公众 | 第22-23页 |
·人民检察院 | 第23-25页 |
·民事执行拍卖监督的被监督主体 | 第25-27页 |
·人民法院 | 第25页 |
·评估机构及拍卖机构 | 第25-27页 |
第4章 民事执行拍卖各阶段的监督内容 | 第27-46页 |
·民事执行拍卖程序启动阶段 | 第27-31页 |
·对启动拍卖程序的前提条件之审查 | 第27页 |
·对启动拍卖程序的执行依据之审查 | 第27-28页 |
·对民事执行拍卖标的之审查 | 第28-29页 |
·禁止无益拍卖与超额拍卖 | 第29-31页 |
·民事执行拍卖程序准备阶段 | 第31-40页 |
·对确定评估机构、拍卖机构之监督 | 第31-33页 |
·对确定拍卖标的物评估价及保留价之监督 | 第33-35页 |
·对拍卖佣金及评估费用之监督 | 第35页 |
·对确定拍卖期日及场所之监督 | 第35-37页 |
·对发布拍卖公告之监督 | 第37-39页 |
·对竞买人资格之监督 | 第39页 |
·对预交保证金之监督 | 第39-40页 |
·通知当事人及其他权利人到场 | 第40页 |
·民事执行拍卖程序实施阶段 | 第40-46页 |
·对确认最高应价及拍卖成交之监督 | 第40-42页 |
·对确认拍卖结果之监督 | 第42-43页 |
·对拍卖价款之监督 | 第43-44页 |
·对决定再拍卖之监督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