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成长--白朗作品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抗日主题:时代背景下对国家民族的关注 | 第12-22页 |
一、抗日主题的确立与民众抗日浩歌的书写 | 第12-16页 |
(一) 抗日话语与隐晦的表达 | 第12-15页 |
(二) 大众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 第15-16页 |
二、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对国民性的批判 | 第16-22页 |
(一) 反对封建家长制与国民性问题 | 第17-19页 |
(二) 坚守“暴露黑暗”的文学立场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流亡主题:地域空间下对东北故乡的怀念 | 第22-34页 |
一、被迫流亡中的乡土情结 | 第22-27页 |
(一) 南北差异中对东北景物的怀念 | 第23-24页 |
(二) 话语困境下对嫡亲的思念 | 第24-26页 |
(三) 吟唱声中“思乡病”的蔓延 | 第26-27页 |
二、强烈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追求 | 第27-34页 |
(一) 对自由的向往 | 第28-29页 |
(二) 生命的无常与无畏 | 第29-31页 |
(三) 博大深沉的“力之美”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成长主题:政治与革命背景下的成长 | 第34-44页 |
一、在苦难中成长 | 第34-41页 |
(一) 地主少爷的成长 | 第34-35页 |
(二) 人民公仆的历练 | 第35-36页 |
(三) 走向大众与革命的“娜拉” | 第36-41页 |
二、成长中的悲壮情怀与功力色彩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