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周大新小说的性别叙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 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 学术回顾第11-12页
第一章 周大新小说中女性主体性的确立第12-28页
 一 周大新笔下女性群体形象分析第12-18页
  (一) 贤妻良母的典范、有“三从四德”等古典审美标准的女性形象第12-14页
  (二) 有自我意识,却又难免悲剧结局的女性第14-16页
  (三) 用性作为最初反抗方式的女性第16-17页
  (四) 中国传统女性的出路第17-18页
 二 女性形象在叙事中主体性的确立第18-28页
  (一) 女性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男性家族事业的创造或保护第19-21页
  (二) 女性在性爱上获得了和男性一样的主体性第21-23页
  (三) 女性通过拥有自己的事业和智慧掌握了主体性第23-24页
  (四) 真、善、美的女性群体建构了人性的主体第24-28页
第二章 周大新小说中男性群体的虚化或异化第28-42页
 一 周大新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第28-33页
  (一) 军旅文学中的平凡英雄第28-29页
  (二) 不完美的英雄群体第29-31页
  (三) 盆地小说中被弱化或作为女性的陪衬而出现的男性形象第31-32页
  (四) 完全作为女性的对立面存在的男性第32-33页
 二 周大新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虚化或异化第33-37页
  (一) 性格上的弱化消解了男性的主体地位第34-35页
  (二) 男性的假、恶、丑与女性世界的真、善、美形成对照,从而消解了男性的主体地位第35-37页
 三 周大新小说中其他男性形象的群体价值第37-42页
  (一) 走在时代前沿的男性第37-39页
  (二) 平凡的小人物第39-42页
第三章 周大新小说性别叙事的原因和意义第42-54页
 一 周大新小说性别叙事的原因第42-49页
  (一) 地域特征在作家作品中的辐射第42-44页
  (二) 作家生活经历对性别叙事的影响第44-45页
  (三) 作家的思想和创作心理体现在性别叙事上第45-47页
  (四) 周大新在性别塑造上对前人的继承第47-49页
 二 周大新小说性别叙事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第49-54页
  (一) 周大新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第49-51页
  (二) 周大新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审美价值第51-53页
  (三) 周大新小说性别叙事的特征和意义第53-54页
结论第54-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阎连科小说的魔幻意象
下一篇:坚守与成长--白朗作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