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死刑复核程序正当化的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死刑复核程序性质的理论争议 | 第14-17页 |
·行政审批学说 | 第14-15页 |
·司法审判学说 | 第15-16页 |
·行政——司法混合学说 | 第16-17页 |
·死刑复核程序正当化的基本内涵 | 第17-21页 |
·“诉讼化构造” | 第17-18页 |
·符合功能预设的目的 | 第18-21页 |
第3章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历史演进及国外的相关规定 | 第21-31页 |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历史演进 | 第21-27页 |
·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概况 | 第21-24页 |
·建国至今死刑复核程序的发展 | 第24-27页 |
·国外有关死刑救济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7-31页 |
·大陆法系国家的死刑救济制度 | 第27-29页 |
·英美法系国家的死刑救济程序 | 第29-31页 |
第4章 现阶段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正当化不足的表现 | 第31-37页 |
·最高院在死刑复核程序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 | 第31-33页 |
·复核程序启动方式的不足 | 第31-32页 |
·复核审理方式存在不足 | 第32-33页 |
·复核期限未明确 | 第33页 |
·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度不够 | 第33-35页 |
·对被告人权利保障力度不足 | 第35-37页 |
第5章 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正当化不足的完善 | 第37-43页 |
·对最高院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正当化不足的完善 | 第37-39页 |
·启动方式的转变 | 第37-38页 |
·完善复核方式 | 第38页 |
·明确复核期限 | 第38-39页 |
·关于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规定 | 第39-41页 |
·强化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