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概述 | 第11-15页 |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 第11-12页 |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12-13页 |
·电液伺服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3-14页 |
·各种控制策略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 第14-15页 |
·模糊控制概述 | 第15-18页 |
·模糊控制的发展和特点 | 第15-16页 |
·模糊控制原理简介 | 第16页 |
·模糊控制的应用 | 第16-17页 |
·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自适应控制的概况 | 第18-22页 |
·自适应控制的概述 | 第18-19页 |
·自适应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 第19-20页 |
·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自适应控制的功能和目的 | 第21页 |
·自适应控制的应用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模糊自适应控制的简介 | 第2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电液力控伺服系统的介绍和建模 | 第24-35页 |
·电液伺服系统原理结构 | 第24-25页 |
·电液伺服力控系统的建模 | 第25-33页 |
·电液伺服阀 | 第25-27页 |
·液压缸特性分析 | 第27-30页 |
·其他环节的特性方程 | 第30页 |
·电液伺服力控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30-33页 |
·电液伺服力控系统分析 | 第33页 |
·力控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 第35-49页 |
·常规 PID 控制 | 第35-36页 |
·常规 PID 控制的原理简介 | 第35页 |
·传统 PID 控制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解决方法 | 第35-36页 |
·模糊控制 | 第36-38页 |
·模糊控制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第37-38页 |
·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第38-42页 |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类 | 第38页 |
·自适应控制的结构原理 | 第38-40页 |
·自校正控制器的数学描述 | 第40-42页 |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第42-48页 |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器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第43页 |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 第43页 |
·模糊控制器规则设计 | 第43-44页 |
·编辑模糊控制器 | 第44-48页 |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 AMESim 和 Matlab/simulink 联合仿真的电液伺服系统研究 | 第49-57页 |
·联合仿真简介 | 第49页 |
·联合仿真的设置实现 | 第49-50页 |
·联合仿真的设置 | 第49-50页 |
·联合仿真的实现 | 第50页 |
·电液力控伺服系统联合仿真 | 第50-57页 |
·液压和控制部分的结构图 | 第50-51页 |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系统加载状态仿真分析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基于 DSPACE 平台的实验研究 | 第57-61页 |
·DSPACE 的简介 | 第57页 |
·实验步骤总结 | 第57-58页 |
·实验图及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所做工作总结 | 第61页 |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