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兰与蕙兰杂交及种胚萌发研究
符号说明 | 第1-5页 |
目录 | 第5-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5页 |
·多花兰与蕙兰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多花兰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蕙兰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兰属杂交育种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兰花的育种及培养 | 第15-19页 |
·引种驯化 | 第15-16页 |
·杂交育种 | 第16-17页 |
·诱变育种 | 第17-18页 |
·组织培养技术 | 第18-19页 |
·兰属植物的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不同品种兰花的种子培养 | 第19-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植物激素 | 第20页 |
·培养条件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多花兰与蕙兰杂交试验 | 第25页 |
·杂交授粉试验材料 | 第25页 |
·杂交授粉试验方法 | 第25页 |
·杂交授粉组合统计 | 第25页 |
·仪器药品和培养条件 | 第25-26页 |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培养条件 | 第26页 |
·多花兰与蕙兰杂交果实发育情况 | 第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杂交种胚萌发培养试验 | 第26-27页 |
·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研究 | 第27-28页 |
·不同培养基对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第27-28页 |
·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7页 |
·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的分化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27-28页 |
·试验结果观测 | 第28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8页 |
·杂交幼苗的炼苗与移栽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52页 |
·杂交果实发育 | 第29-31页 |
·多花兰与多花兰果实发育情况 | 第29页 |
·蕙兰与蕙兰果实发育情况 | 第29页 |
·多花兰与蕙兰果实杂交情况 | 第29-30页 |
·蕙兰和多花兰果实的杂交情况 | 第30页 |
·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第30-31页 |
·杂交兰果实生长曲线 | 第31-32页 |
·杂交种胚萌发培养试验 | 第32-36页 |
·不同采收时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3-36页 |
·杂交组合无菌胚的萌发方式 | 第36页 |
·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结果 | 第36-52页 |
·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增殖效果分析 | 第36-44页 |
·杂交兰分化及生根效果分析 | 第44-50页 |
·不同基质对杂交苗生长的影响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多花兰与蕙兰杂交结实性 | 第52页 |
·杂交结实性 | 第52页 |
·杂交坐果率 | 第52页 |
·杂交种子无菌萌发 | 第52-53页 |
·种子采收时期 | 第52页 |
·种子萌发培养基及萌发时间 | 第52-53页 |
·杂交兰根状茎(原球茎)增殖、分化培养基筛选 | 第53-54页 |
·基本培养基对根状茎(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影响 | 第53页 |
·生长调节剂对根状茎(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组培苗的移栽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和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附表 | 第66-68页 |
图版说明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