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植物PGIP的研究 | 第11-13页 |
·植物PGIP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我国重要植物病原真菌PGs及PGIP基因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小麦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第13-15页 |
·花粉管通道转化法 | 第15页 |
·原生质体转化法 | 第15-16页 |
·基因枪转化法 | 第16-19页 |
·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受体 | 第19-20页 |
·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 | 第20页 |
·玉米受体系统的研究 | 第20-21页 |
·玉米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 第21-24页 |
·电激法 | 第21-22页 |
·PEG法 | 第22页 |
·基因枪转化法 | 第22-23页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9页 |
·目的基因 | 第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5页 |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所需试剂及培养基的配置 | 第26-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8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1页 |
·基因枪转化小麦 | 第31-33页 |
·小麦材料的预处理 | 第31页 |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第31-32页 |
·质粒DNA的大量纯化及定量 | 第32页 |
·金粉母液的配置 | 第32页 |
·DNA子弹的制备 | 第32-33页 |
·基因枪转化 | 第33页 |
·愈伤组织的的筛选与分化 | 第33页 |
·无菌苗的生根与移栽 | 第33页 |
·农杆菌转化玉米 | 第33-35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34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BUPGIP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 | 第34页 |
·基因转化及植株再生 | 第34-35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5-38页 |
·转化株的PCR检测 | 第35-36页 |
·转基因植株DNA的微量提取(CTAB法) | 第35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35-36页 |
·转化株的PPT涂叶检测 | 第36页 |
·真菌病害抗性鉴定 | 第36-38页 |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 | 第36-37页 |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37页 |
·玉米大小斑病抗性鉴定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BUPGIP的鉴定 | 第38-39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BMPGIP转化农杆菌的鉴定 | 第39-40页 |
·小麦基因枪转化、植株再生及转化株的筛选 | 第40-42页 |
·玉米农杆菌介导转化、植株再生及转化株筛选 | 第42-44页 |
·转化株的PCR检测 | 第44-45页 |
·转化株的PPT涂叶检测 | 第45-46页 |
·转化株的真菌抗病性鉴定 | 第46-50页 |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 第46-47页 |
·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 第47-48页 |
·玉米大小斑病的抗性鉴定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4页 |
·关于基因枪法转化小麦 | 第50页 |
·关于农杆菌介导转化玉米 | 第50-51页 |
·关于转PGIP基因小麦、玉米种质材料 | 第51-52页 |
·关于转化率及真菌病害抗性的鉴定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获得转PGIP基因小麦、玉米种质材料 | 第54页 |
·建立了高效表达的再生体系 | 第54页 |
·转化株进行真菌病害抗病性初步鉴定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