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9页 |
·选题缘由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社交焦虑 | 第9-12页 |
·社交焦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焦虑的概念 | 第9页 |
·社交焦虑的概念 | 第9页 |
·社交焦虑障碍的概念 | 第9-10页 |
·社交焦虑者的基本特征 | 第10页 |
·生理及情绪特征 | 第10页 |
·认知特征 | 第10页 |
·行为特征 | 第10页 |
·社交焦虑成因的理论解释 | 第10-11页 |
·行为主义的解释 | 第10-11页 |
·认知理论的解释 | 第11页 |
·人本主义的解释 | 第11页 |
·精神分析的解释 | 第11页 |
·社交焦虑的心理治疗 | 第11-12页 |
·认知行为干预 | 第11-12页 |
·社交焦虑的团体咨询 | 第12页 |
·国内社交焦虑团体辅导的相关究 | 第12页 |
·沙盘游戏 | 第12-17页 |
·沙盘游戏概念及起源 | 第12-13页 |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 第13-14页 |
·炼金术与沙盘游戏 | 第14页 |
·东方文化与沙盘游戏 | 第14页 |
·团体沙盘游戏 | 第14-16页 |
·团体沙盘游戏概念 | 第14-15页 |
·团体沙盘游戏的应用及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团体沙盘游戏缓解社交焦虑的可能性 | 第16-17页 |
第3章 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 第17-22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假设 | 第17页 |
·测量工具 | 第17页 |
·被试 | 第17-18页 |
·研究程序 | 第18-19页 |
·实验过程 | 第19-22页 |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实验过程 | 第19-21页 |
·认知行为干预活动时间及场地 | 第19页 |
·认知行为干预活动阶段及方案 | 第19-20页 |
·认知行为干预活动作品简介 | 第20-21页 |
·社交焦虑的团体沙盘干预 | 第21-22页 |
·实验工具 | 第21页 |
·记录工具 | 第21页 |
·被试分组 | 第21页 |
·研究设计 | 第21-22页 |
第4章 团体沙盘游戏疗法过程简述 | 第22-36页 |
·团体沙盘游戏A组咨询过程 | 第22-29页 |
·A组第一次团体沙盘 | 第22-23页 |
·A组第二次团体沙盘 | 第23-24页 |
·A组第三次团体沙盘 | 第24-25页 |
·A组第四次团体沙盘——我的人际困惑 | 第25-26页 |
·A组第五次团体沙盘——男生女生 | 第26页 |
·A组第六次团体沙盘——我的自信与自卑 | 第26-27页 |
·A组第七次团体沙盘——我能做怎样的努力 | 第27-28页 |
·A组第八次团体沙盘——收获与感悟 | 第28-29页 |
·团体沙盘游戏B组咨询过程 | 第29-36页 |
·B组第一次团体沙盘 | 第29-30页 |
·B组第二次团体沙盘 | 第30-31页 |
·B组第三次团体沙盘 | 第31-32页 |
·B组第四次团体沙盘——我的人际困惑 | 第32-33页 |
·B组第五次团体沙盘——男生女生 | 第33-34页 |
·B组第六次团体沙盘——我的自信与自卑 | 第34-35页 |
·B组第七次团体沙盘——我能做怎样的努力 | 第35页 |
·B组第八次团体沙盘——收获与感悟 | 第35-36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6-40页 |
·实验前各组社交焦虑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36-37页 |
·实验干预后各组社交焦虑得分的差异检验 | 第37-38页 |
·实验结束前后各组社交焦虑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38页 |
·干预实验效果的保持性检验 | 第38-40页 |
·实验结束30天后各组社交焦虑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39页 |
·实验结束30天后与实验前各组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性检验 | 第39-40页 |
第6章 总讨论 | 第40-42页 |
·团体沙盘游戏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效果 | 第40-41页 |
·团体沙盘游戏促进大学生自我探索 | 第41页 |
·团体沙盘有利于释放不良情绪 | 第41页 |
·团体沙盘游戏有利于自尊与自信水平的提高 | 第41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41-4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1 | 第45页 |
附录2 | 第45-46页 |
附录3 | 第46-4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