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导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徐光启的科学贡献 | 第8-16页 |
一、科学贡献 | 第8-12页 |
(一) “故将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者”——译《几何原本》 | 第8-9页 |
(二) “丰衣食,绝饥寒”——《农政全书》 | 第9-11页 |
(三) “以正讹谬,以补缺略”——《崇祯历书》 | 第11-12页 |
二、科学观 | 第12-15页 |
(一)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 第13页 |
(二) 虚访勤求 | 第13-14页 |
(三) “责实”、“求精” | 第14-15页 |
三、局限性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徐光启的宗教思想 | 第16-26页 |
一、徐光启与传教士 | 第16-21页 |
(一) 入教动机分析 | 第16-19页 |
(二) 浓厚的宗教情结 | 第19-20页 |
(三) 传教、护教——《辩学章疏》 | 第20-21页 |
二、宗教思想概述 | 第21-26页 |
(一) “补儒易佛”的宗教观 | 第21-22页 |
(二) 宗教著作——《灵言蠡勺》和《答乡人书》 | 第22-24页 |
(三) 局限性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和宗教思想的内在关系探究 | 第26-45页 |
一、透视徐光启 | 第26-31页 |
(一) 儒学士大夫徐光启——“启平生善疑” | 第26-27页 |
(二) 天主教徒徐光启——“人生最急事” | 第27-29页 |
(三) 百科全书式的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 | 第29-31页 |
二、宗教信仰对科学实践的促动 | 第31-36页 |
(一) 良好的宗教信仰 | 第31-33页 |
(二) 宗教信仰助力科学研究 | 第33-36页 |
三、展望与未来 | 第36-45页 |
(一) 历史上的宗教与科学关系 | 第37-38页 |
(二) 当代宗教与科学关系的阐述 | 第38-42页 |
(三) 国内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讨论 | 第42-43页 |
(四) 未来宗教与科学关系走向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