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涡街传感器特性参数分析仪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涡街流量计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压电涡街传感器基本理论 | 第16-26页 |
·压电检测元件检测原理 | 第16-17页 |
·压电效应 | 第16页 |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 第16-17页 |
·压电涡街传感器的结构特点 | 第17-20页 |
·一体式悬臂梁结构 | 第18-19页 |
·分离式悬臂梁结构 | 第19-20页 |
·压电涡街传感器的特点和局限性 | 第20-21页 |
·压电涡街传感器特性参数分析 | 第21-25页 |
·灵敏度 | 第21-22页 |
·固有频率 | 第22-23页 |
·波形失真 | 第23页 |
·死区特性 | 第23-24页 |
·温度特性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传感器特性分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6-40页 |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微处理器介绍 | 第28-31页 |
·C8051F020介绍 | 第28-29页 |
·微控制器EasyARM1138 | 第29-31页 |
·硬件系统模块设计 | 第31-38页 |
·功率放大器部分 | 第31-32页 |
·电荷放大器设计 | 第32-35页 |
·电压放大器 | 第35-37页 |
·低通滤波电路 | 第37页 |
·钳位保护电路 | 第37-38页 |
·电源设计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涡街传感器特性分析系统软件设计 | 第40-60页 |
·C8051F020单片机波形发生器程序设计 | 第40-43页 |
·波形发生器原理 | 第40-41页 |
·C8051F020主程序 | 第41-43页 |
·C8051F020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图 | 第43页 |
·C8051F020通信程序流程图 | 第43页 |
·LM3S1138主控制器程序设计 | 第43-50页 |
·相关采样原理 | 第44-45页 |
·LM3S1138主程序之相关采样程序流程图 | 第45-46页 |
·连续采样程序流程图 | 第46-47页 |
·UART通信程序流程图 | 第47-48页 |
·定时器流程图 | 第48页 |
·ADC模块流程图 | 第48-49页 |
·模拟比较器模块流程图 | 第49-50页 |
·LabVIEW上位机检测与分析程序设计 | 第50-58页 |
·数据通信程序 | 第50-51页 |
·波形显示以及频率、幅值检测程序设计 | 第51-54页 |
·涡街传感器特性分析程序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相关采样 | 第60-62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62-64页 |
·失真度分析 | 第64页 |
·固有频率分析 | 第64-66页 |
·死区分析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压电涡街传感器性能评估标准探讨 | 第68-72页 |
·范围 | 第68页 |
·定义 | 第68-69页 |
·测试方法 | 第69-70页 |
·测试装置 | 第69页 |
·环境条件 | 第69页 |
·测试程序 | 第69-70页 |
·测试结果评估 | 第70-71页 |
·灵敏度等级 | 第70页 |
·固有频率 | 第70页 |
·失真评估 | 第70-71页 |
·死区特性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