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言 | 第7-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7-8页 |
·目的 | 第7-8页 |
·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 江西省农业技术需求体分析 | 第16-21页 |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体分析 | 第16-18页 |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愿望 | 第16页 |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以物化技术为主 | 第16-17页 |
·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的特点 | 第17-18页 |
·企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体分析 | 第18-19页 |
·对农业技术有需求的企业的主要类型 | 第18页 |
·农业企业技术需求特点 | 第18-19页 |
·江西省农业技术需求和应用特征分析 | 第19-21页 |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低 | 第19页 |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技术风险较大 | 第19-20页 |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弱 | 第20页 |
·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降低了对科技应用的重视 | 第20页 |
·基层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与财政调控能力限制了公益农业科技的需求 | 第20页 |
·农业科研结构限制了农业企业的有效科技需求 | 第20-21页 |
3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供给体分析 | 第21-26页 |
·农业科研体制对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分析 | 第21页 |
·政府农技推广组织对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分析 | 第21-24页 |
·政府农技推广组织的特点 | 第22-23页 |
·政府农技推广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非政府农技推广组织对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分析 | 第24-26页 |
·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体系正逐步形成 | 第24-25页 |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体系规模逐步扩大 | 第25页 |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公司为主体的推广体系逐渐适应市场需要 | 第25-26页 |
4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江西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 第26-27页 |
·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 第26页 |
·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乡镇级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体制状况 | 第27页 |
·乡镇级农技推广体系资金来源状况 | 第27页 |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农业推广体制及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 第27页 |
·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 第27-28页 |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及经费分配问题 | 第28页 |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服务手段落后 | 第28-29页 |
5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 | 第29-33页 |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指导思想 | 第29页 |
·总体目标 | 第29页 |
·指导原则 | 第29-30页 |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 | 第30-33页 |
·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总体框架 | 第30页 |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模式 | 第30-33页 |
6 确保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高效运转的保障措施 | 第33-36页 |
·强化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体性和公益性,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 | 第33页 |
·加大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 第33页 |
·加强农业创新技术供给 | 第33-34页 |
·健全农技推广的激励机制,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 | 第34页 |
·提高农民科技接受率和科技到位率 | 第34-36页 |
·拓宽服务功能 | 第34页 |
·降低农民科技应用风险 | 第34-36页 |
7 总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