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論 | 第9-15页 |
| ·研究对象簡介 | 第9-11页 |
| ·《康熙字典》 | 第9-10页 |
| ·《集韻》 | 第10-11页 |
| ·研究歷史与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具體方法 | 第12-15页 |
| ·研究目標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第2章 《康熙字典》所引《集韻》反切考 | 第15-45页 |
| ·《字典》所引反切同於《集韻》但未標明出自《集韻》者 | 第15-20页 |
| ·承前省略出处《集韻》 | 第16-19页 |
| ·漏標反切出处《集韻》 | 第19-20页 |
| ·《字典》漏收《集韻》反切者 | 第20-31页 |
| ·《字典》未列寫与所收音切讀音相同的《集韻》反切 | 第21-23页 |
| ·《字典》未列寫与所收全部音切讀音完全不同的《集韻》反切 | 第23-31页 |
| ·《字典》错收《集韻》反切者 | 第31-42页 |
| ·因错列反切出處而误 | 第31-34页 |
| ·因切韶字形相近而误 | 第34-38页 |
| ·因切语讀音相同或相近而误 | 第38-40页 |
| ·因避諱違礙改字而误 | 第40-41页 |
| ·因错收相鄰小韻反切而误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5页 |
| 第3章 《康熙字典》所引《集韻》版本考略 | 第45-49页 |
| ·《集韻》的不同版本 | 第45页 |
| ·《康熙字典》所引《集韻》版本 | 第45-47页 |
| ·《康熙字典》所引《集韻》反切异於述古堂本同於《宋刻集韻》 | 第46-47页 |
| ·《康熙字典》所收字形异於述古堂本同於《宋刻集韻》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结捂 | 第49-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