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营养学论文

罗氏乳杆菌JC-1无细胞上清培养液降胆固醇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前言第8-16页
   ·罗氏乳杆菌生理学特性第8-9页
   ·胆固醇及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研究第9-14页
     ·胆固醇的来源、代谢和生理功能第9-10页
     ·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量时的危害及降低胆固醇的研究第10-11页
     ·乳酸菌降胆固醇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乳酸菌移除胆固醇作用机理的研究第12-13页
     ·乳酸菌降胆固醇相关蛋白酶第13-14页
     ·降胆固醇乳酸菌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4页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2.材料与方法第16-24页
   ·实验材料第16-17页
     ·实验菌种和培养基第16页
     ·培养基第16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16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6-17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17页
   ·实验方法第17-24页
     ·菌种的活化和保藏第17页
     ·胆固醇源的制备方法第17页
     ·胆固醇浓度的测定第17-18页
     ·胆固醇标准曲线的制作第18页
     ·菌株发酵过程中对胆固醇的移除作用第18-19页
     ·CFS移除胆固醇能力第19页
     ·沉淀圈实验第19页
     ·BSH对胆固醇移除作用的影响第19-20页
     ·影响CFS移除胆固醇能力的理化因素第20页
     ·降胆固醇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第20-24页
3.结果与讨论第24-32页
   ·菌体发酵过程、CFS和细胞裂解上清液移除胆固醇能力的比较第24-25页
   ·沉淀圈现象第25页
   ·BSH对降胆固醇能力的影响第25-27页
   ·CFS可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理化特性第27-28页
     ·不同pH值对CFS降胆固醇能力的影响第27页
     ·CFS有效成分的初步定性第27-28页
   ·降胆固醇酶的分离和纯化第28-32页
     ·粗酶液的来源第28页
     ·硫酸铵浓度的确定第28-29页
     ·阴离子交换层析第29-31页
     ·SDS-PAGE第31-32页
4.结论与展望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8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清蛋白酶解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汉地佛教文化视觉符号的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