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 1 兰科植物病毒简介 | 第13-15页 |
| ·兰科植物病毒概述 | 第13-14页 |
| ·建兰花叶病毒(CymMV) | 第14-15页 |
| ·齿兰环斑病毒(ORSV) | 第15页 |
| 2 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技术 | 第15-23页 |
| ·蛋白质组学概述 | 第15-16页 |
| ·蛋白质分离技术-双向电泳 | 第16-19页 |
| ·向电泳原理 | 第16页 |
| ·样品制备 | 第16-17页 |
| ·蛋白等电聚焦电泳(IEF) | 第17-18页 |
| ·平衡 | 第18-19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19页 |
| ·蛋白质的鉴定-质谱技术 | 第19-20页 |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第20页 |
|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 第20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21页 |
| ·蛋白质组研究的其他技术 | 第21-23页 |
|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21-22页 |
| ·蛋白质芯片技术 | 第22页 |
| ·GST Pull-down技术 | 第22页 |
|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 第22-23页 |
| ·原核表达 | 第23页 |
| 3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 ·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蛋白质组学 | 第23-25页 |
| ·在盐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 ·在干旱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页 |
| ·在低温和高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 ·在其它逆境中应用 | 第25页 |
| ·植物响应生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 | 第25-27页 |
| 4 TGB研究概述 | 第27-28页 |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CymMV和ORSV对蝴蝶兰叶片中表达蛋白的影响 | 第30-49页 |
| 1 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30页 |
| ·材料 | 第30页 |
|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0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 ·蝴蝶兰叶片分子检测 | 第30-31页 |
| ·感病蝴蝶兰叶片总蛋白提取 | 第31页 |
| ·单向SDS-PAGE | 第31-32页 |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1页 |
| ·分离胶与浓缩胶配制 | 第31-32页 |
| ·SDS-PAGE方法 | 第32页 |
| ·向电泳方法 | 第32-33页 |
| ·等电聚焦 | 第32页 |
| ·IEF胶条的平衡 | 第32页 |
| ·SDS-PAGE电泳 | 第32-33页 |
| ·PAGE胶染色 | 第33页 |
| ·双向图谱获得及分析 | 第33页 |
| ·蛋白点的切取和酶解 | 第33页 |
| ·蛋白质质谱鉴定 | 第33-34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4-45页 |
| ·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第34页 |
| ·单向SDS-PAGE蛋白样品配平 | 第34-35页 |
| ·蛋白裂解液的选择 | 第35页 |
| ·染色方法对蝴蝶兰叶片总蛋白图谱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不同感病处理的蝴蝶兰叶片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 第36-40页 |
|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结果 | 第40-45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5-49页 |
| ·抗病相关蛋白 | 第45-46页 |
| ·胁迫应答蛋白 | 第46-47页 |
| ·转录调节 | 第47页 |
| ·能量代谢蛋白 | 第47-48页 |
| ·蛋白质修饰 | 第48页 |
| ·未分类蛋白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建兰花叶病毒TGB1和TGB2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9-65页 |
| 1 材料和试剂 | 第49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49页 |
| ·植物材料 | 第49页 |
|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 2 方法 | 第49-55页 |
| ·CymMV TGB1、TGB2基因的克隆 | 第49-53页 |
| ·CymMV TGB1、TGB2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9-50页 |
| ·Trizol法提取总RNA | 第50页 |
| ·反转录PCR | 第50-51页 |
| ·目的片段的纯化 | 第51页 |
| ·目的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 | 第51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51-52页 |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52页 |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52页 |
| ·重组质粒PCR鉴定 | 第52-53页 |
|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53-54页 |
| ·目的片段与pGEX-4T3表达载体酶切 | 第53页 |
| ·纯化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 | 第53页 |
| ·重组表达载体质粒的提取 | 第53-54页 |
| ·重组表达载体质粒PCR、酶切及测序鉴定 | 第54页 |
| ·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及菌落PCR鉴定 | 第54页 |
| ·TGB1、TGB2蛋白诱导表达 | 第54页 |
| ·TGB1、TGB2蛋白检测 | 第54-55页 |
| ·SDS-PAGE检测 | 第54页 |
| ·Western-Blot检测 | 第54-5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 ·总RNA的提取 | 第55页 |
| ·TGB1、TGB2基因的的克隆 | 第55-56页 |
| ·pGEX-TGB1、pGEX-TGB2表达载体构建 | 第56-61页 |
| ·TGB1、TGB2基因与T-载体的连接 | 第57-58页 |
| ·双酶切片段与pGEX-4T3的连接 | 第58-59页 |
| ·CymMV TGB1、TGB2基因序列测定 | 第59-61页 |
| ·TGB1、TGB2蛋白表达检测 | 第61-64页 |
| ·pGEX-TGB1、pGEX-TGB2转化至BL21 | 第61-62页 |
| ·SDS-PAGE检测 | 第62-63页 |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63-64页 |
| ·讨论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研究总结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附录一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73-74页 |
| 附录二 常用缓冲液及试剂配制 | 第74-79页 |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