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28页 |
·环境激素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 第14-15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性质 | 第15-16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及危害 | 第16-18页 |
·PAEs 对大气的污染 | 第16页 |
·PAEs 对水体的污染 | 第16-17页 |
·PAEs 对土壤的污染 | 第17页 |
·PAEs 对食品的污染 | 第17-18页 |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固相萃取(SPE)结合气相色谱(GC)检测技术 | 第19-20页 |
·气质联用(GC-MS)检测技术 | 第20页 |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 GC-MS 的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免疫分析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免疫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免疫分析测定 | 第22-23页 |
·本论文研究设想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2章 邻苯二甲酸二丙酯抗原和抗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42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32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第32-39页 |
·免疫抗原的制备 | 第32页 |
·包被抗原的制备 | 第32页 |
·抗原的表征 | 第32-34页 |
·抗体的制备 | 第34-39页 |
·佐剂的制备 | 第34-35页 |
·免疫试剂的制备及免疫途径 | 第35-36页 |
·抗血清的效价测定 | 第36-37页 |
·抗血清的分离和纯化 | 第37-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抗原的制备及结合比的估算 | 第39页 |
·抗体的制备及蛋白质浓度的计算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第3章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食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二丙酯 | 第42-60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实验溶液配制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56页 |
·酶标抗原的制备方法 | 第44-45页 |
·酶标抗原的纯化 | 第45页 |
·酶标抗原的鉴定 | 第45-46页 |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dc-ELISA)检测 DPrP 的建立 | 第46-47页 |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47-52页 |
·抗体包被浓度与酶标抗原稀释度的选择 | 第47-48页 |
·抗体包被时间及温度的选择 | 第48-49页 |
·抗原与抗体的竞争反应时间选择 | 第49-50页 |
·缓冲液 pH 的影响 | 第50-51页 |
·缓冲液(PBS)中磷酸盐浓度的选择 | 第51-52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2-53页 |
·抗体特异性的考察 | 第53-54页 |
·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实验 | 第54-56页 |
·样品准备 | 第55页 |
·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影响 dc-ELISA 的因素 | 第56-57页 |
·抗体特异性考察 | 第57-58页 |
·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4章 直接竞争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丙酯 | 第60-81页 |
·引言 | 第6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60-62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0-61页 |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实验溶液配制 | 第61-62页 |
·免疫测定溶液 | 第61-62页 |
·化学发光反应溶液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76页 |
·酶标抗原的制备方法 | 第62页 |
·直接竞争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 DPrP 的建立 | 第62-63页 |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直接竞争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63-71页 |
·化学发光介质条件的优化 | 第63-66页 |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第63-64页 |
·底物溶液中各溶液浓度的优化 | 第64-65页 |
·底物溶液中各溶液体积比的优化 | 第65-66页 |
·免疫分析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6-71页 |
·抗体包被浓度与酶标抗原稀释度的选择 | 第66-67页 |
·抗体包被时间及温度的选择 | 第67-68页 |
·抗原与抗体的竞争反应时间选择 | 第68-69页 |
·缓冲液 pH 的影响 | 第69-70页 |
·缓冲液(PBS)中磷酸盐浓度的选择 | 第70-71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71-72页 |
·抗体的特异性的考察 | 第72-74页 |
·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实验 | 第74-76页 |
·样品准备 | 第74-75页 |
·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 | 第75-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78页 |
·影响 CL-ELISA 的因素 | 第76-78页 |
·化学发光介质条件 | 第77页 |
·免疫分析条件 | 第77-78页 |
·食品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 | 第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5章 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第81-103页 |
·引言 | 第8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81-8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81-82页 |
·实验试剂 | 第82页 |
·实验溶液配制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98页 |
·荧光抗体的制备方法 | 第83-84页 |
·荧光染料氟硼二吡咯衍生物(BODIPY)的制备 | 第83页 |
·BODIPY 标记抗体 | 第83-84页 |
·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法(dc-FIA)检测 DBP 的建立 | 第84-85页 |
·实验步骤: | 第84-85页 |
·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法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85-93页 |
·抗原包被浓度与 BODIPY 标记抗体稀释度的选择 | 第85-86页 |
·抗原包被时间及温度的选择 | 第86-87页 |
·封闭液及其浓度的选择 | 第87-89页 |
·抗原与抗体的竞争反应时间选择 | 第89-90页 |
·缓冲液 pH 的选择 | 第90-91页 |
·缓冲液(PBS)中磷酸盐浓度及氯化钠浓度的选择 | 第91-93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93-94页 |
·抗体特异性的考察 | 第94-96页 |
·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实验 | 第96-98页 |
·牛奶样品制备 | 第96页 |
·牛奶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 | 第96-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99页 |
·影响 dc-FIA 的因素 | 第98-99页 |
·抗体特异性考察 | 第99页 |
·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 | 第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