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焦化工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 2 研究相关的理论综述 | 第13-26页 |
| ·企业成长期的薪酬策略 | 第13-16页 |
| ·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策略 | 第13-14页 |
| ·企业成长阶段的薪酬分析 | 第14-16页 |
| ·岗位评价综述 | 第16-21页 |
| ·岗位评价的目的 | 第16页 |
| ·岗位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 ·岗位评价指标选择 | 第18-21页 |
| ·薪酬设计综述 | 第21-26页 |
| ·关于薪酬的不同理论视角 | 第21-22页 |
| ·薪点工资制 | 第22-23页 |
| ·宽带薪酬 | 第23-26页 |
| 3 陕焦化工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 ·陕焦化工简介 | 第26-27页 |
| ·陕焦化工人力资源现状 | 第27-28页 |
|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 ·薪酬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8-35页 |
| 4 陕焦化工岗位评价 | 第35-46页 |
| ·岗位设置的优化 | 第35页 |
| ·岗位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41页 |
|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5-37页 |
| ·岗位评价指标权重确立的原则 | 第37页 |
| ·管理类(机关)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 ·工人类(一线)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40页 |
| ·中层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 ·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 | 第41-43页 |
| ·岗位评价 | 第43-46页 |
| ·评价主体的选择 | 第43-44页 |
| ·岗位评价结果 | 第44-46页 |
| 5 陕焦化工薪酬体系设计 | 第46-54页 |
| ·薪酬设计的原则 | 第46-48页 |
| ·指导思想 | 第46页 |
| ·基本原则 | 第46-48页 |
| ·薪点制及陕焦化工薪酬总额预算管理 | 第48页 |
| ·薪酬体系的建立 | 第48-52页 |
| ·中层管理者薪酬 | 第48-49页 |
| ·技术类岗位薪酬 | 第49-50页 |
| ·管理类岗位薪酬 | 第50-51页 |
| ·技能类岗位薪酬 | 第51-52页 |
| ·薪酬动态管理 | 第52-53页 |
| ·薪酬的档级设置 | 第52页 |
| ·员工申请、部门推荐 | 第52-53页 |
| ·公司核准 | 第53页 |
| ·降级规定 | 第53页 |
| ·陕焦化工薪酬初始化办法 | 第53-5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件 陕焦化工薪酬体系设计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