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梨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运用超低温技术脱除梨离体植株潜隐病毒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梨树上主要的潜隐病毒种类第13-16页
     ·ASGV的危害特点及分子特性第13-14页
     ·ACLSV的危害特点及分子特性第14-15页
     ·ASPV的危害特点及分子特性第15-16页
   ·植物病毒的脱毒技术第16-22页
     ·热处理脱毒第16-17页
     ·茎尖培养脱毒第17-18页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第18页
     ·茎尖微芽嫁接脱毒第18-19页
     ·化学处理脱毒第19-20页
     ·超低温脱毒第20-22页
   ·病毒检测方法第22-24页
     ·生物学鉴定第22-23页
     ·血清学检测第23-24页
     ·分子生物学检测第2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梨离体植株的获得及病毒检测第26-34页
   ·供试材料第26-27页
     ·样品的来源第26页
     ·MS培养基所需母液第26页
     ·试验试剂第26-27页
       ·RNA提取主要试剂第26-27页
       ·RT-PCR所用主要试剂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RT-PCR检测第27-29页
       ·总RNA提取第27页
       ·RT-PCR所用引物第27-28页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第28页
       ·PCR扩增第28-29页
     ·茎尖剥离与培养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田间采集样品的带毒检测第29-30页
     ·从田间采集的不同品种梨茎尖诱导分化情况第30-32页
   ·小结与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超低温体系的优化及脱毒效果研究第34-44页
   ·供试材料第34页
   ·研究方法第34-36页
     ·玻璃化超低温处理步骤第34-35页
     ·玻璃化超低温体系的优化第35-36页
     ·病毒检测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梨超低温体系优化第36-40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36-38页
       ·预培养条件对超低温处理后茎尖成活率的影响第38页
       ·PVS2溶液处理时间对超低温处理后茎尖成活率的影响第38-39页
       ·超低温处理后茎尖的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第39页
       ·超低温处理体系优化结果第39-40页
     ·玻璃化法超低温法处理离体植株的病毒脱除效果第40-42页
       ·超低温处理不同步骤对梨茎尖再生及脱毒效果的影响第40页
       ·不同品种梨茎尖在超低温处理后茎尖再生及脱毒效果第40-41页
       ·不同品种梨茎尖超低温处理后脱毒效果的比较第41-42页
     ·小结与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超低温处理与热处理、化学处理相结合的脱毒效果研究第44-55页
   ·供试材料第44页
   ·研究方法第44-46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化学处理第44-46页
       ·病毒醚的配制第44页
       ·预培养方法第44-45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化学处理试验第45-46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变温热处理第46页
     ·病毒检测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超低温结合化学处理第46-48页
       ·20μg/mL病毒醚处理对“丰水”和“美人酥”梨离体植株生长的影响第46-47页
       ·预培养时间的筛选第47-48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变温热处理试验第48-51页
       ·变温热处理对不同品种梨离体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第48-50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变温热处理对梨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第50-51页
     ·玻璃化超低温脱毒效果第51-53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变温热处理后不同品种梨植株脱毒效果第51页
       ·超低温处理结合化学处理后不同梨品种脱毒情况第51-53页
   ·总结与讨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附录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烟草病毒病毒原种类的鉴定
下一篇:荸荠茎点霉秆枯病病原学及其毒素基本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