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探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第9-12页
  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2. 选题的意义第9-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三) 本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17-18页
  1. 本文的重难点第17页
  2.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1. 文献法第18页
  2. 问卷调查法第18页
一、有意义学习的相关理论依据第18-22页
 (一)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8-19页
 (二) 西方学者有意义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1页
  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2.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20页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三) 本文的三点思考第21-22页
  1.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思考第21页
  2. 关于对西方学者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借鉴思考第21-22页
  3. 关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借鉴思考第22页
二、有意义学习的内涵界定及特征第22-26页
 (一) 有意义学习的内涵界定第22-23页
 (二) 有意义学习的一般特征第23-26页
  1. 主动性第23-24页
  2. 目的性第24页
  3. 创造性第24-25页
  4. 发展性第25-26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意义学习第26-34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的内涵界定第26-27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的特征第27-30页
  1. 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第27-28页
  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第28页
  3. 连续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第28-29页
  4. 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第29-30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的意义第30-34页
  1. 有意义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0-31页
  2. 有意义学习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第31-33页
  3. 有意义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33-34页
四、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的现状审视第34-41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取得的成绩第34-37页
  1. 师生都更加重视实际经验对政治课教与学的作用第34-35页
  2. 师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得到加强第35-36页
  3. 师生初步具备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意识第36-37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1.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第37页
  2. 学生建构性学习的能力不够强第37页
  3. 师生之间关于学习的交流不多第37-38页
  4. 师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第38页
  5. 学校对于有意义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第38-39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9-41页
  1. 应试教育问题的影响依然存在第39页
  2. 教学方法单一问题的影响依然存在第39-40页
  3. 教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第40页
  4. 教学评价机制陈旧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第40-41页
五、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实效性的建设性意见第41-46页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意义学习的重要性第41页
  1. 转变学校教育观念,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第41页
  2.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第41页
  3.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41页
 (二) 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结构第41-43页
  1. 遵循逐渐分化原则,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第41-42页
  2. 使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间的异同第42页
  3. 合理利用课堂导入,有意识地将旧知识提出来复习第42-43页
 (三)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意义学习心向第43-44页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43页
  2. 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促进有意义学习第43-44页
 (四)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第44-45页
  1. 加强教师自主学习,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第44页
  2. 加强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第44-45页
 (五)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有意义学习第45-46页
  1. 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化第45页
  2. 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第45页
  3. 坚持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第45-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及其统计结果)第50-53页
附录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意义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及其统计结果)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堂科技活动的设计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国地理内容的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