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性能及承载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6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23页
     ·钢筋锈蚀的研究第14-15页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第15-21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研究第21-23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3-26页
2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第26-44页
   ·试验方案第26-33页
     ·试件设计第26-27页
     ·试件制作第27-29页
     ·材料性能第29-31页
     ·快速通电锈蚀方法第31-32页
     ·加载方案第32-33页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分析第33-38页
   ·快速锈蚀过程分析第38-43页
     ·通电锈蚀过程第39-40页
     ·通电电量测试第40页
     ·钢筋锈蚀率的确定第40-41页
     ·混凝土电阻的变化规律第41-42页
     ·钢筋锈蚀率与裂缝宽度的关系模型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结果分析第44-70页
   ·粘结应力的计算方法第44-46页
     ·传统的粘结应力计算方法第45页
     ·矩阵方程法计算粘结应力分布第45-46页
   ·粘结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6-64页
     ·平均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第46-51页
     ·钢筋应力-跨中挠度关系曲线第51-54页
     ·钢筋应变-锚固位置关系曲线第54-59页
     ·粘结应力-锚固位置关系曲线第59-64页
   ·极限粘结应力的计算模型第64-66页
     ·极限粘结应力的计算第64-66页
     ·极限粘结应力的计算模型第66页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4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性能试验研究第70-82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性能试验第70-73页
     ·试件设计第70-71页
     ·试件制作第71页
     ·材料性能第71页
     ·快速锈蚀试验第71-72页
     ·加载方案及测试内容第72-73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3-80页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73-74页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曲线第74-75页
     ·荷载-自由端滑移关系曲线第75-76页
     ·跨中混凝土应变沿梁高的分布曲线第76页
     ·纯弯段和弯剪段受压区混凝土应变的对比第76-77页
     ·钢筋应变-锚固位置关系曲线第77-79页
     ·极限荷载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5 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与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第82-102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第82-90页
     ·有限元模型选取第82页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82-87页
     ·混凝土破坏准则第87页
     ·混凝土裂缝处理第87-90页
   ·单元类型与参数设置第90-93页
     ·单元类型选取第90-91页
     ·实常数的设定第91-92页
     ·材料本构第92-93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式粘结性能的数值模拟第93-96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93-94页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第94-96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第96-101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96-97页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第97-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6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02-112页
   ·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第102页
   ·保护层开裂形态差异对受弯构件承载性能的影响第102-105页
     ·不同位置保护层锈胀开裂形态分析第103-104页
     ·保护层开裂形态对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第104-105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05-109页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第105页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05-107页
     ·受弯构件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第107-109页
   ·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型验证第109-111页
   ·受弯构件承载力随锈蚀率的变化规律第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7 结论和展望第112-116页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第112-113页
   ·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2-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黄土地区水源水库水—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特征及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历史城市传统景象空间认知及保护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城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