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干扰素概述 | 第8-9页 |
·干扰素定义及理化特性 | 第8页 |
·干扰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 第8-9页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简介 | 第9-10页 |
·猪α干扰素的研究近况 | 第10-11页 |
·本文中猪α干扰素的基因结构及氨基酸组成 | 第11-12页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14-15页 |
·实验菌种 | 第14页 |
·毕赤酵母发酵培养基 | 第14页 |
·WISH 细胞和VSV 病毒 | 第14页 |
·干扰素活性检测培养基 | 第14-1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5页 |
·培养及诱导方法 | 第15-17页 |
·种子扩培 | 第15页 |
·摇瓶诱导 | 第15-16页 |
·10L 罐发酵培养 | 第16页 |
·WISH 细胞的活化及传代扩培 | 第16-17页 |
·VSV 病毒的培养 | 第17页 |
·检测方法 | 第17-22页 |
·甲醇浓度的离线检测 | 第17页 |
·甲醇浓度的在线检测 | 第17页 |
·菌体浓度的检测 | 第17-18页 |
·发酵状态参数的在线监测 | 第18页 |
·目的蛋白(pIFN-α)的分析 | 第18页 |
·总蛋白浓度的检测 | 第18-19页 |
·pIFN-α抗病毒活性的检测 | 第19页 |
·胞内能荷及氧化还原态的检测 | 第19-20页 |
·AOX 酶活检测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7页 |
·毕赤酵母诱导期摇瓶实验中环境因素的优化 | 第22-24页 |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目的蛋白产量 | 第22-23页 |
·摇瓶结果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23-24页 |
·10L 发酵罐中温度对毕赤酵母表达pIFN-α发酵性能的影响 | 第24-30页 |
·甲醇在毕赤酵母中的代谢图 | 第24-25页 |
·温度对菌体生长、甲醇代谢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5-27页 |
·甲醇浓度一定,不同批次、不同温度下的呼吸代谢特征 | 第27-28页 |
·同批次发酵、分时段改变诱导温度条件下的pIFN-α生产和细胞代谢特征的变化模式 | 第28-29页 |
·20℃发酵实验的重复性验证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20℃低温诱导策略对ATP 再生效率和发酵能耗的影响 | 第30-35页 |
·不同诱导温度下的ATP 再生效率 | 第30-32页 |
·ATP、ADP、AMP、NADH、NAD+的测量方法及不同诱导温度下胞内能荷及氧化还原水平的状态 | 第32-34页 |
·低温诱导策略缓解毕赤酵母高密度培养生产外源蛋白时的高能耗特征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