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写作思路与内容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中小企业 | 第11-13页 |
·信用担保 | 第13-14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信用担保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2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23页 |
·不对称信息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25-34页 |
·境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分析 | 第27-29页 |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分析 | 第29-31页 |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验借鉴 | 第31-34页 |
·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 第31页 |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第31-32页 |
·重视风险分散与控制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 | 第34-43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框架 | 第35-39页 |
·机构性质 | 第36页 |
·资金来源 | 第36-37页 |
·机构职能 | 第37页 |
·协作银行 | 第37页 |
·风险控制 | 第37-38页 |
·责任分摊 | 第38页 |
·监督机制 | 第38页 |
·业务流程 | 第38-39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成就 | 第39-43页 |
·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 | 第39-40页 |
·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 | 第40-41页 |
·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 | 第41页 |
·信用担保机构产品呈多元化发展 | 第41页 |
·信用担保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问题与绩效分析 | 第43-53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外部问题 | 第43-45页 |
·信用环境较差,评价机制不成熟 | 第43页 |
·立法严重滞后,法律规范不健全 | 第43-44页 |
·行业监管混乱,行政干预不得当 | 第44-45页 |
·银保配合失调,风险收益不对等 | 第45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内部问题 | 第45-47页 |
·信用担保体系架构不完善 | 第45-46页 |
·信用担保机构实力不充足 | 第46-47页 |
·机构资金补偿机制不健全 | 第47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绩效分析 | 第47-53页 |
·信用担保机构收入支出分析 | 第47-49页 |
·信用担保机构财务指标分析 | 第49-50页 |
·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散分析 | 第50-51页 |
·信用担保机构绩效分析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途径选择 | 第53-59页 |
·优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环境 | 第53-55页 |
·改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信用环境 | 第53-54页 |
·健全信用担保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 第54页 |
·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外部监管体系 | 第54-55页 |
·加强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 | 第55页 |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内部建设 | 第55-59页 |
·构建合理的中小企业担保框架体系 | 第55-56页 |
·实现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 | 第56-57页 |
·强化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建设与管理 | 第57页 |
·注重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与分散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