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章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渊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16-20页 |
一、 清朝晚期的社会现状 | 第16-17页 |
二、 湘乡文化的影响 | 第17-19页 |
三、 西方思想的传播 | 第19页 |
四、 曾国藩为官经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第20-26页 |
一、 曾国藩“以礼经世”观源于其对理学与汉学的融合 | 第21-23页 |
二、 曾国藩“乱世用重典”思想源于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 第23-24页 |
三、 曾国藩“知足”观源于道家“福祸相依”的思想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6-40页 |
第一节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的修身思想 | 第26-35页 |
一、 “圣慈含容,余益当尽忠报国”的忠君思想 | 第26-29页 |
二、 “为官第一要义是不贪钱”的清廉思想 | 第29-31页 |
三、 “满招损、谦受益”的谦诚思想 | 第31-32页 |
四、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的无讼思想 | 第32-33页 |
五、 “先有豁达光明,后有恬静冲融”的进退思想 | 第33-34页 |
六、 “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的敬畏思想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之用人思想 | 第35-38页 |
一、 “重才德更重信仰”的选才标准思想 | 第35-36页 |
二、 “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的人才吸引思想 | 第36-37页 |
三、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人才激励思想 | 第37-38页 |
四、 打造“有主义”的团队的组织目标思想 | 第38页 |
第三节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的范家思想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曾国藩家书》行政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对选拔公务员品德标准的启示 | 第40-42页 |
一、 公务员要有坚定信仰 | 第40页 |
二、 公务员要有基本道德 | 第40-41页 |
三、 公务员要有范家意识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对公务员自身品德修养的启示 | 第42-43页 |
一、 增强公务员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意识 | 第42-43页 |
二、 公务员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主要方面 | 第43页 |
第三节 对公务员子女教育的启示 | 第43-47页 |
一、 公务员进行子女教育要以身作则 | 第44页 |
二、 公务员子女教育的主要方面 | 第44-46页 |
三、 公务员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