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数控系统可重构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插图目录 | 第12-14页 |
表格目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21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15-18页 |
·可重构技术 | 第18-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21-22页 |
·模块化设计方法 | 第22-25页 |
·互操作技术 | 第25-26页 |
·可重构技术 | 第26-28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8-3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基于功能模块的系统开发与功能设计 | 第34-54页 |
·模块化设计 | 第34-36页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35页 |
·功能模块粒度 | 第35-36页 |
·功能模块分类 | 第36页 |
·模块化设计优点 | 第36页 |
·相关标准 | 第36-41页 |
·IEC 61131-3 标准 | 第37-39页 |
·IEC 61499 标准 | 第39-41页 |
·数控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41-46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42-45页 |
·功能模块模型 | 第45-46页 |
·功能模块实现 | 第46-53页 |
·基本实现流程 | 第46-50页 |
·功能模块信息管理 | 第50-52页 |
·功能模块调度执行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框架设计 | 第54-74页 |
·系统结构框架研究 | 第54-55页 |
·设计指导原则 | 第55-56页 |
·分层系统结构框架设计 | 第56-63页 |
·硬件层 | 第56-58页 |
·实时操作系统层 | 第58-59页 |
·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层 | 第59-63页 |
·应用程序层 | 第63页 |
·数控系统设计及其加工测试 | 第63-73页 |
·硬件层设计 | 第63-66页 |
·实时操作系统层设计 | 第66-67页 |
·数控系统平台设计 | 第67-72页 |
·加工测试实验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功能模块互操作方法研究与实现 | 第74-91页 |
·互操作技术研究 | 第74-76页 |
·接口描述语言 | 第74-75页 |
·IEC 61804 标准 | 第75-76页 |
·功能模块接口信息描述 | 第76-85页 |
·接口信息分类 | 第76-77页 |
·数据模型 | 第77页 |
·接口信息描述 | 第77-82页 |
·可视化信息描述 | 第82-85页 |
·功能模块信息解析 | 第85-88页 |
·实验与测试 | 第88-90页 |
·实验内容 | 第88-89页 |
·实验步骤 | 第89页 |
·实验结果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数控系统可重构方法及其仿真测试验证 | 第91-111页 |
·可重构技术研究 | 第91-93页 |
·相关研究 | 第91-93页 |
·可重构技术分类 | 第93页 |
·可重构技术具体实现 | 第93-98页 |
·可重构设计原则 | 第93-94页 |
·可重构操作类型 | 第94-95页 |
·可重构编程指令 | 第95-96页 |
·可重构信息解析系统 | 第96-98页 |
·动态可重构技术 | 第98-101页 |
·动态可重构技术实际应用 | 第99页 |
·动态可重构技术特点 | 第99-100页 |
·动态可重构技术实现 | 第100-101页 |
·可重构技术测试方法 | 第101-106页 |
·基于硬件在环的系统环境 | 第103-104页 |
·仿真系统环境设计 | 第104-106页 |
·测试与实验 | 第106-110页 |
·实验环境 | 第106-107页 |
·功能模块测试 | 第107-109页 |
·系统集成测试 | 第109-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结束语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