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4页 |
| ·有机催化 | 第15-25页 |
| ·胺类催化剂 | 第17-18页 |
| ·(硫)脲类催化剂 | 第18-19页 |
| ·有机膦类催化剂 | 第19-21页 |
| ·双功能催化剂 | 第21-25页 |
| ·不对称合成(手性合成) | 第25-27页 |
| ·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7-34页 |
| ·实验进展 | 第27-33页 |
| ·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方向 | 第33页 |
| ·不对称有机催化通用的机理 | 第33-34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34-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44-76页 |
| ·量子化学理论 | 第44-54页 |
| ·Hartree—Fock理论 | 第44-45页 |
| ·分子轨道理论近似 | 第45-48页 |
| ·过渡态理论(TST) | 第48-54页 |
| ·密度泛函(DFT)方法 | 第54-60页 |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55-56页 |
| ·Kohn-Sham方程 | 第56-57页 |
| ·Kohn-Sham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57页 |
| ·交换能和相关能校正 | 第57-59页 |
| ·混合DFT方法 | 第59-60页 |
| ·ONIOM: 一种研究大体系的有力方法 | 第60-62页 |
| ·ONIOM介绍 | 第60-61页 |
| ·ONIOM理论 | 第61-62页 |
| ·PCM溶剂模型 | 第62-66页 |
| ·处理溶剂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63-64页 |
| ·PCM溶剂化自由能的构成 | 第64页 |
| ·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 | 第64-66页 |
|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方法 | 第66-69页 |
| ·自然杂化轨道(NHO)和自然键轨道(NBO) | 第66-67页 |
| ·自然布居分析 NPA(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 | 第67页 |
| ·电子供体与受体(Donor-Acceptor)间键相互作用模型 | 第67-69页 |
| ·构型优化理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第三章 含中央和轴手性元素的有机催化剂的对映选择性控制 | 第76-88页 |
| ·引言 | 第76-77页 |
| ·计算方法 | 第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4页 |
| ·主要过渡态的结构特征 | 第79-80页 |
| ·势能曲线 | 第80-82页 |
| ·对映选择性的本质 | 第82-84页 |
| ·本章结论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第四章 硫脲类双官能团催化剂驱动的Β-氨基酸的合成反应 | 第88-109页 |
| ·前言 | 第88-89页 |
| ·计算方法 | 第8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89-102页 |
| ·模型催化剂 4 参与的反应 | 第90-93页 |
| ·完全催化剂 5 参与的真实反应体系 | 第93-99页 |
| ·.羟基-硫脲驱动的共轭氨基加成 | 第99-102页 |
| ·结论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 第五章 手性双磷化物催化硫醇与联二烯酯的不对称Γ加成反应 | 第109-132页 |
| ·前言 | 第109-110页 |
| ·计算方法 | 第11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10-126页 |
| ·未催化的加成过程 | 第111-114页 |
| ·TangPhos催化的不对称γ加成 | 第114-126页 |
| ·结论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 第六章 仲胺类双官能团催化剂催化的级联双MICHAEL加成反应 | 第132-160页 |
| ·前言 | 第132-133页 |
| ·计算方法 | 第133-1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52页 |
| ·反应机理 | 第134-144页 |
| ·对映选择性 | 第144-149页 |
| ·取代基效应 | 第149-150页 |
| ·天然酒石酸催化的对映选择性Biginelli反应 | 第150-152页 |
| ·结论 | 第152-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 第七章 胍类双官能团催化剂在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和区域选择性 | 第160-188页 |
| ·前言 | 第160-161页 |
| ·计算方法 | 第161-1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62-180页 |
| ·反应机理 | 第163-172页 |
| ·对映选择性 | 第172-176页 |
| ·Z/E选择性 | 第176-178页 |
| ·手性金鸡纳碱盐催化环己烯酮的不对称环氧化 | 第178-180页 |
| ·结论 | 第180-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2-188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88-190页 |
| 论文174 | 第188-189页 |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189-190页 |
| 致谢 | 第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