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符号说明及縮略词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7页 |
| ·阿魏酸酯酶的概述 | 第11-12页 |
| ·阿魏酸酯酶的分类 | 第12-13页 |
| ·阿魏酸酯酶在真菌基因组中广泛存在 | 第13-17页 |
| ·阿魏酸酯酶的结构分析及作用机制 | 第17-22页 |
| ·阿魏酸酯酶的一级结构 | 第17-18页 |
| ·阿魏酸酯酶的3D结构 | 第18-21页 |
| ·作用反应机制 | 第21-22页 |
| ·阿魏酸酯酶与其他半纤维素降解酶系在半纤维素材料降解中的协同作用 | 第22页 |
| ·阿魏酸酯酶及其酶解产物的应用 | 第22-24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斜卧青霉PDE_06649基因在Pichi pastoris GS115中异源表达 | 第27-49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7-28页 |
| ·试剂、工具酶 | 第28页 |
|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方法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7页 |
| ·斜卧青霉114-2中基因PDE 06649的同源性分析 | 第29-30页 |
| ·斜卧青霉114-2的总RNA的提取及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0-32页 |
| ·质粒pPIC9K的转化及提取 | 第32页 |
| ·重组质粒pPIC9K-06649的构建 | 第32-33页 |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 | 第33页 |
| ·重组质粒pPIC9K-06649验证 | 第33-34页 |
| ·重组质粒pPIC9K-06649转化毕赤酵母 | 第34-36页 |
| ·目的基因06649在毕赤酵母中的诱导表达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47页 |
| ·斜卧青霉114-2的总RNA的提取及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7-39页 |
| ·质粒pPIC9K的提取 | 第39-40页 |
| ·重组质粒pPIC9K-06649的验证 | 第40-42页 |
| ·重组质粒pPIC9K-06649电转毕赤酵母及转化子的筛选 | 第42-43页 |
| ·检测目的基因PDE_06649的表达结果 | 第43-45页 |
| ·HPLC检测目的蛋白06649的活性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阿魏酸酯酶相关基因在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M12中的同源表达 | 第49-6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 ·菌株和培养基 | 第49-50页 |
| ·实验所用缓冲液及试剂 | 第50-51页 |
| ·试剂、工具酶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7页 |
| ·斜卧青霉114-2阿魏酸酯酶相关基因的BLAST分析 | 第51页 |
| ·斜卧青霉114-2基因组的提取 | 第51页 |
| ·质粒ANIp8的提取 | 第51-52页 |
| ·重组载体ANIp8-09278,ANIp8-09178,ANIp8-08709的构建 | 第52-53页 |
| ·重组质粒转化E.coli感受态DH5α | 第53页 |
| ·大肠杆菌重组子的验证 | 第53-54页 |
| ·M12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 | 第54-55页 |
| ·重组菌M12-08278,M12-09178,M12-08709的筛选及鉴定 | 第55-56页 |
| ·重组菌的目的蛋白09278,09178,08709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 第56-57页 |
| ·实验结果 | 第57-65页 |
| ·斜卧青霉114-2中阿魏酸酯酶相关基因蛋白序列的BLAST结果 | 第57页 |
| ·斜卧青霉114-2基因组的提取 | 第57-58页 |
| ·目的基因PDE_09278,PDE_09178,PDE_08709的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第58-59页 |
| ·质粒ANIp8与目的基因的酶切连接 | 第59-60页 |
| ·大肠杆菌转化子的验证 | 第60-61页 |
| ·重组质粒转化M12及重组菌的筛选验证 | 第61-63页 |
| ·目的蛋白09278,09178,08709的表达情况 | 第63-64页 |
| ·HPLC检测09278蛋白的酶学性质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