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的问题 | 第12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 翻译 | 第14-15页 |
(二) 英语翻译教学 | 第15页 |
(三)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 | 第15页 |
六、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一、高中英语翻译教学概况 | 第17-24页 |
(一) 我国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简史 | 第17-19页 |
(二)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 第19-20页 |
(三) 高中生在翻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20-21页 |
(四)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需关注的英汉语言差异问题 | 第21-24页 |
二、英语翻译教学与跨文化教育 | 第24-27页 |
(一) 跨文化教育基本观点 | 第24-25页 |
(二) 英语翻译教学与跨文化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25页 |
(三) 当前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实践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27-29页 |
(一) 建构主义基本理论概述 | 第27-28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的作用 | 第28-29页 |
二、二语习得(SLA)理论 | 第29-30页 |
(一) 二语习得理论(SLA)概述 | 第29-30页 |
(二) 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理论下的英语翻译教学 | 第30页 |
三、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 第30-33页 |
(一)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概述 | 第30-32页 |
(二)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 | 第33-67页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 第33-35页 |
(一) 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33页 |
(二)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33页 |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3-35页 |
(四)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5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35-67页 |
(一) 教师课堂英语翻译教学的授课时间 | 第35-37页 |
(二) 学生课余巩固英语翻译能力的时间 | 第37-40页 |
(三) 教师课堂英语翻译教学的授课方法 | 第40-43页 |
(四) 师生对英语翻译教学与学习的态度 | 第43-50页 |
(五) 英语翻译作业的来源、批改与功能 | 第50-57页 |
(六) 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时所运用的策略 | 第57-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80页 |
一、问卷调查的结论 | 第67-72页 |
(一) 教师课堂英语翻译教学的授课时间 | 第67页 |
(二) 学生课余巩固英语翻译技能的时间 | 第67-68页 |
(三) 教师课堂英语翻译教学的授课方法 | 第68-69页 |
(四) 师生对英语翻译教学与学习的态度 | 第69-70页 |
(五) 英语翻译作业的来源、批改与功能 | 第70-71页 |
(六) 学生英语翻泽学习时所运用的策略 | 第71-72页 |
二、建议 | 第72-79页 |
(一) 树立正确的翻译学习观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第72-73页 |
(二) 加强英汉对比教学 提高英汉语言差异的意识 | 第73-74页 |
(三) 采取文化等效教学 加大跨文化教育力度 | 第74-75页 |
(四) 分析复杂句式与难句 突破学习难点与瓶颈 | 第75-76页 |
(五) 丰富作业类型 改进作业的批改方式 | 第76-77页 |
(六) 多样化教学模式 借助多媒体与情景活动教学方式 | 第77-78页 |
(七) 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 从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 | 第78-79页 |
三、论文的局限性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附录一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 第80-83页 |
附录二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情况调查(教师问卷)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后记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