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过劳死制度反思和法律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5页
第一章 过劳死法律原因分析和制度反思第15-25页
 第一节 立法缺陷第16-20页
  一、工伤立法方向性偏离第16-18页
  二、劳动基准脱离现实的需要第18-20页
 第二节 执法不力第20-23页
  一、劳动监察部门宽执法第20-21页
  二、工会未能发挥集体协商的作用第21-23页
 第三节 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不完善第23-25页
第二章 国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5-30页
 第一节 日本过劳死的发展历程和处理上的经验第25-28页
 第二节 美国处理过劳死问题上的做法和借鉴第28-30页
第三章 过劳死的理论探索第30-35页
 第一节 过劳死的界定第30-32页
  一、国际通用定义第30页
  二、国内学者的定义第30-31页
  三、本文的定义第31-32页
 第二节 过劳死的法律性质第32-34页
  一、工伤说第32-33页
  二、侵权说第33-34页
  三、工伤侵权竞合说第34页
 第三节 过劳死的规制途径第34-35页
第四章 我国的过劳死法制完善途径第35-44页
 第一节 解决过劳死事后救济机制第36-41页
  一、通过立法确认过劳死的工伤性质第36-37页
  二、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过劳死的保障范围第37-39页
  三、过劳死认定的标准、程序和责任承担第39-41页
 第二节 构建过劳死事前预防制度第41-44页
  一、改革劳动监察体制,加强执法力度第41-42页
  二、改革工会体制,完善集体协商制度第42-43页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劳死预防保障网络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关系确认标准研究
下一篇: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