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立法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服务期违约金相关案例的简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服务期及违约金的理论分析 | 第13-17页 |
第一节 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比较研究 | 第13-15页 |
一、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内涵不同 | 第13-14页 |
二、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适用条件不同 | 第14页 |
三、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强制性程度不同 | 第14页 |
四、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适用的法律不同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劳动法上违约金与合同法上违约金的比较研究 | 第15-17页 |
一、劳动法上违约金与合同法上违约金的双方主体地位不同 | 第16页 |
二、劳动法上违约金与合同法上违约金的调整对象不同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服务期违约金的国内学说争鸣及国外立法借鉴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服务期违约金的国内学说争鸣 | 第18-24页 |
一、服务期违约金的任意说 | 第18-20页 |
二、服务期违约金的禁止说 | 第20-22页 |
三、服务期违约金的限制说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服务期违约金的国外立法借鉴 | 第24-26页 |
一、禁止服务期违约金立法模式 | 第24-25页 |
二、任意服务期违约金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对服务期违约金的立法选择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服务期违约金的制度缺陷 | 第29-34页 |
第一节 服务期违约金适用范围偏窄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服务期条款之形式并未明确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违约金的数额没有最高限额 | 第32-33页 |
第四节 服务期期限没有最长限制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完善服务期违约金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4-39页 |
第一节 适当扩大服务期的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规范服务期违约金条款的形式 | 第35-36页 |
一、服务期的表述必须明确和直接 | 第35-36页 |
二、服务期的形式必须书面和独立 | 第36页 |
第三节 限制服务期违约金的最高数额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合理限制服务期的最长期限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