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债务重组准则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国外背景 | 第11页 |
·国内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债务重组准则与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 第21-29页 |
·债务重组准则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 第21-22页 |
·新债务重组准则与美国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 第22-23页 |
·现阶段债务重组特点 | 第23-25页 |
·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契约理论说 | 第25-26页 |
·博弈理论说 | 第26-27页 |
·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界定 | 第27-29页 |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27-28页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界定 | 第28-29页 |
3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构建 | 第29-35页 |
·研究假设及变量设置 | 第29-33页 |
·经营业绩变量 | 第29-30页 |
·负债能力变量 | 第30页 |
·公司治理结构变量 | 第30-31页 |
·监管政策变量 | 第31-32页 |
·审计监督变量 | 第32-33页 |
·研究设计 | 第33-35页 |
·样本选择 | 第33-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检验方法 | 第34-35页 |
4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35-45页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存在性检验 | 第35-37页 |
·各变量指标统计性分析 | 第35-36页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程度统计性分析 | 第36-37页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显著性检验 | 第37-45页 |
·Pearson相关分析 | 第37-39页 |
·回归分析 | 第39-45页 |
5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结果评价及建议 | 第45-53页 |
·实证研究结果 | 第45-49页 |
·假设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研究结果总结 | 第48-49页 |
·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完善债务重组准则 | 第49-50页 |
·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 第50页 |
·优化内部会计环境 | 第50-51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1页 |
·改进政策监管指标 | 第51-52页 |
·提高审计监督质量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研究总结 | 第53-54页 |
·局限性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81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