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络结构优化技术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配电网络结构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配电网络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 ·配电网络优化数学模型 | 第10-15页 |
| ·考虑经济性的优化模型 | 第10-14页 |
| ·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模型 | 第14-15页 |
| ·配电网络优化的求解算法 | 第15-19页 |
| ·罚函数法 | 第15页 |
| ·分支定界法 | 第15-16页 |
| ·最小生成树算法 | 第16页 |
| ·遗传算法 | 第16-17页 |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17页 |
| ·支路交换法 | 第17-18页 |
| ·禁忌搜索 | 第18页 |
| ·综合算法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 2 配电网络优化的一般技术要求 | 第20-29页 |
| ·配电网络优化准则 | 第20-25页 |
| ·供电可靠性 | 第20-21页 |
| ·供电安全准则 | 第20页 |
| ·满足用户用电程度 | 第20-21页 |
| ·供电半径 | 第21-25页 |
| ·负荷集中在线路末端 | 第21-24页 |
| ·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 | 第24-25页 |
| ·配电网基本接线模式 | 第25-29页 |
| ·单电源辐射型接线 | 第25页 |
| ·分段联络型接线 | 第25-26页 |
| ·双电源“手拉手”接线 | 第26-27页 |
| ·网格型接线 | 第27页 |
| ·环网柜接线 | 第27-29页 |
| 3 蚁群优化算法分析 | 第29-33页 |
| ·蚁群优化算法的提出 | 第29-31页 |
| ·蚁群算法的特点 | 第31-32页 |
| ·蚁群算法的应用 | 第32-33页 |
| 4 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络结构优化技术 | 第33-58页 |
| ·配电网络优化的三种思路 | 第33-35页 |
| ·单电源网络规划 | 第33页 |
| ·后联络多电源网络规划 | 第33-34页 |
| ·先联络后分段多电源网络规划 | 第34-3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5页 |
| ·几个概念 | 第35-36页 |
| ·配电网络结构优化流程 | 第36-37页 |
| ·蚁群优化算法实现 | 第37-51页 |
| ·数学模型 | 第37-39页 |
| ·蚁群算法总流程 | 第39-41页 |
| ·动态支路信息素函数 | 第41-43页 |
| ·转移概率函数 | 第43-44页 |
| ·配电网生成树流程 | 第44-45页 |
| ·支路信息素求取 | 第45-47页 |
| ·随机过程的模拟 | 第47-48页 |
| ·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 | 第48-51页 |
| ·确定配电网开环运行点 | 第51-58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遍历配网树 | 第52-56页 |
| ·遍历配网树的目的 | 第52-53页 |
| ·配电网树形网络拓扑的建立 | 第53-54页 |
| ·配电网树形网络遍历算法 | 第54-56页 |
| ·支路电流法潮流计算确定开环运行点 | 第56-58页 |
| 5 算例分析 | 第58-6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