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写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32页 |
第一节 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核磁共振技术与蛋白质结构解析 | 第14-32页 |
·核磁共振多维结构研究的主要特性参数 | 第14页 |
·化学位移 | 第14页 |
·核Overhauser 效应 | 第14页 |
·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样品制备 | 第14-16页 |
·NMR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16-20页 |
·多维NMR 实验的扩展及关系 | 第16-17页 |
·常用的三维实验及磁化矢量传递方式 | 第17-19页 |
·FID 信号的处理及化学位移的校准 | 第19-20页 |
·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学位移归属 | 第20页 |
·蛋白质溶液结构解析 | 第20-28页 |
·结构约束条件 | 第20-23页 |
·生物大分子溶液结构计算 | 第23-28页 |
·初始结构的获得 | 第24-25页 |
·溶液初始结构的循环优化 | 第25页 |
·溶液结构的计算 | 第25-26页 |
·最终溶液结构的优化计算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二章 eIF5A 功能研究介绍 | 第32-5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2页 |
第二节 eIF5A 的蛋白序列特点 | 第32-34页 |
第三节 eIF5A 和翻译起始因子 | 第34-36页 |
第四节 eIF5A 和hypusination 生物学过程 | 第36-40页 |
第五节 eIF5A 的其它生物学功能 | 第40-41页 |
第六节 eIF5A 与临床疾病研究 | 第41-43页 |
·eIF5A 和炎症治疗 | 第41-42页 |
·eIF5A 和青光眼的临床治疗 | 第42-43页 |
第七节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5页 |
第三章 eIF5A 溶液结构研究 | 第55-87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55页 |
第二节 eIF5A 的表达、纯化与分离 | 第55-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页 |
·eIF5A 质粒构建与基因克隆 | 第56页 |
·eIF5A 的表达 | 第56-57页 |
·eIF5A 的纯化 | 第57-58页 |
·eIF5A 13 C/ 1 5N标记蛋白培养 | 第58-59页 |
·eIF5A 核磁共振样品制备 | 第59页 |
·eIF5A 1 5N同位素标记样品的制备 | 第59页 |
·eIF5A 15 N/ 13 C同位素标记样品的制备 | 第59页 |
第三节 eIF5A 的性质分析 | 第59-62页 |
·Superdex-75 分析eIF5A 聚集状态 | 第59-60页 |
·超速离心鉴定eIF5A 的分子量 | 第60页 |
·圆二色谱分析eIF5A 的二级结构成分 | 第60-62页 |
第四节 eIF5A 化学位移归属 | 第62-65页 |
·核磁共振实验 | 第62页 |
·eIF5A 化学位移指认 | 第62-64页 |
·eIF5A 二级结构分析 | 第64-65页 |
第五节 eIF5A 溶液结构计算 | 第65-77页 |
·初始结构计算 | 第65-66页 |
·溶液结构优化 | 第66-67页 |
·残余偶极耦合(RDC)实验 | 第67-77页 |
·eIF5A RDC 实验样品制备 | 第69-70页 |
·噬菌体介质实验样品制备 | 第6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实验样品制备 | 第69-70页 |
·eIF5A 残余偶极耦合实验结果 | 第70-76页 |
·Jeff有效耦合常数(D)的计算 | 第70页 |
·eIF5A 在常规溶液体系中J 值的计算 | 第70-72页 |
·eIF5A 在796 Polyacrylamide Gel 体系中D+J 值的计算 | 第72-74页 |
·eIF5A 在1596 Pf1 体系中D+J 值的计算 | 第74-76页 |
·eIF5A RDC 实验结果讨论 | 第76-77页 |
第六节 实验结果讨论 | 第77-82页 |
·eIF5A 同源结构分析 | 第79-80页 |
·人eIF5A 结构分析 | 第80-82页 |
第七节 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附录一 | 第89-90页 |
附录二 | 第90-91页 |
附录三 | 第91-93页 |
附录四 | 第93-110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