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图像记录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硬件组成 | 第16-24页 |
·硬件模块 | 第16-21页 |
·S3C2410 存储器控制器 | 第16-17页 |
·存储系统 | 第17-18页 |
·USB 模块 | 第18-19页 |
·UART 模块 | 第19-21页 |
·JTAG 模块 | 第21页 |
·Nano2410A V2.0 开发板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 | 第24-33页 |
·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4-26页 |
·嵌入式Linux 的开发环境 | 第24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24-26页 |
·开发工具的使用 | 第26-29页 |
·gcc 编译器的使用 | 第27-28页 |
·gdb 的使用 | 第28页 |
·makefile 文件 | 第28-29页 |
·嵌入式 Linux 系统构成 | 第29-32页 |
·嵌入式Linux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9-30页 |
·引导启动程序 | 第30-31页 |
·系统内核 | 第31-32页 |
·文件系统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驱动开发与前期移植 | 第33-45页 |
·驱动开发基础 | 第33-37页 |
·驱动程序的分类 | 第33页 |
·设备节点 | 第33-34页 |
·设备节点中关键数据结构 | 第34-36页 |
·设备驱动开发的基本函数 | 第36-37页 |
·USB 驱动开发 | 第37-40页 |
·USB 驱动结构 | 第37-39页 |
·USB 文件系统 | 第39-40页 |
·摄像头驱动程序 | 第40-43页 |
·前期移植 | 第43-44页 |
·内核移植 | 第43页 |
·SDL 移植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嵌入式视频模块设计 | 第45-62页 |
·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45-50页 |
·程序中定义的数据结构 | 第47-48页 |
·采集实现过程 | 第48-50页 |
·循环模块的设计 | 第50-55页 |
·AVI 文件格式 | 第50-51页 |
·循环存储模块的实现 | 第51-55页 |
·图像压缩模块的设计 | 第55-61页 |
·图像压缩的必要性及常规方法 | 第55-56页 |
·图像压缩的实现 | 第56-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各模块的应用测试 | 第62-64页 |
·测试的软硬件环境 | 第62页 |
·测试方案的确立 | 第62-63页 |
·测试结果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