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本研究目的 | 第10页 |
本研究理论意义 | 第10页 |
本研究实用价值 | 第10-11页 |
本研究研究特色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网络高等教育运用"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观点的提出 | 第12-38页 |
·网络高等教育 | 第12-18页 |
·网络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属性 | 第12-14页 |
·网络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当前网络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关于网络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 第16页 |
·关于网络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 | 第16页 |
·关于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 | 第16-17页 |
·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关于招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关于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18页 |
·关于网络教学质量评价质量保障问题 | 第18页 |
·基本观点的提出 | 第18-25页 |
·在网络高等教育领域"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原因 | 第19-20页 |
·网络学院解决现存问题的需要 | 第19页 |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 第19页 |
·社会认同的需要 | 第19-20页 |
·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估需要 | 第20页 |
·国内外研究运用现状 | 第20-23页 |
·重庆文理学院在实施"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探索 | 第23-25页 |
·学习与培训 | 第24页 |
·研究与建模 | 第24页 |
·审核与认证 | 第24页 |
·改进与提高 | 第24-25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建立的背景、内涵、主要内容 | 第25-38页 |
·ISO组织和ISO9000族国际标准及标准化管理思想 | 第25-28页 |
·关于ISO组织和ISO9000族国际标准: | 第25页 |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第25-26页 |
·标准化管理与人本管理 | 第26页 |
·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特点 | 第26-27页 |
·ISO9000族标准中体现的质量管理原则 | 第27-28页 |
·学校实施ISO9000族的作用 | 第28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背景、内涵、主要内容 | 第28-38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内涵和相关术语 | 第28-33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背景 | 第33-35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核心理念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网络高等教育领域运用"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8-42页 |
·在网络高等教育领域导入"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推行"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有利于提高网络教育的竞争力 | 第38页 |
·推行"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有利于与国际教育交流 | 第38-39页 |
·推行"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有利于提高网络教育管理效益 | 第39页 |
·推行"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有利于网络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 第39页 |
·在网络高等教育领域导入"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导入网络高等教育领域的难点 | 第40-42页 |
·网络高等教育的服务特殊性 | 第40-41页 |
·网络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 | 第41页 |
·网络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网络高等教育"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应用 | 第42-62页 |
·网络高等教育系统分析 | 第42-45页 |
·网络高等教育系统分析 | 第42-44页 |
·网络高等教育系统分析的内容 | 第42页 |
·网络高等教育的系统要素分析 | 第42-43页 |
·网络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 | 第43页 |
·网络高等教育微观体系结构 | 第43页 |
·网络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43-44页 |
·网络高等教育的运行过程 | 第44-45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应用 | 第45-62页 |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应用的宏观层次 | 第46-51页 |
·以教育质量三维观为核心,创新教育管理的理念 | 第46-47页 |
·以过程为基础,改革组织机构的设置模式 | 第47页 |
·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的,整合网络学院的管理制度 | 第47-48页 |
·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优化管理运行机制 | 第48-49页 |
·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 第49-50页 |
·以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建立持续改进系统 | 第50-51页 |
·"八大原则"是"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51-53页 |
·"PDCA循环"是"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管理的基本方法 | 第53页 |
·网络高等教育质量体系文件 | 第53-57页 |
·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和内容 | 第53-55页 |
·编制网络高等教育"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文件的一般要求 | 第55页 |
·网络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 第55-57页 |
·网络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审核 | 第57-59页 |
·内部质量审核 | 第57-59页 |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 | 第59页 |
·网络高等教育"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外部认证审核 | 第59-62页 |
·网络高等教育"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认证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网络高等教育建立"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理性思考 | 第62-65页 |
·正确理解"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标准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 第62页 |
·理解教育作为特殊服务性行业的特点 | 第62-63页 |
·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 第63页 |
·动态地评价网络教育质量 | 第63页 |
·明确几个区别 | 第63-65页 |
·ISO9000系列标准下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和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差别 | 第63-64页 |
·现行管理体系与"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之间的差别 | 第64页 |
·ISO9000标准认证与教育部门的评估的差别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