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教育论文--理论与方法论文

体育课程美学探--人与运动文化“相遇”的视域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17页
第1章 导论第17-41页
   ·选题意义第17-25页
     ·理想的体育课程:人的精神自由的实现第17-19页
     ·现实的体育课程:人的精神自由的遮蔽第19-23页
     ·审美的体育课程:从现实迈向理想的"桥梁"第23-25页
   ·研究目的第25页
   ·文献综述第25-36页
     ·国外关于课程与体育课程的美学探讨第25-30页
     ·我国当代体育课程美学研究的三种水平第30-33页
     ·体育课程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研究视角:人与运动文化的"相遇"第36-37页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37-41页
     ·研究方法第37-38页
     ·研究的基本框架第38-41页
第2章 运动文化之美:肢体的"游戏"第41-61页
   ·从"美"说起第41-47页
     ·"美"词的启示:没有人就没有美第41-42页
     ·审美:"天人合一"的情感体验第42-44页
     ·审美:超越必然的自由第44-47页
   ·"游戏"的美学意蕴第47-50页
   ·运动文化之美:游戏者对体育意义的展现第50-58页
     ·游戏者对物质世界之束缚的自由摆脱第51-52页
     ·游戏者对"身体"必然性的创造性支配第52-54页
     ·游戏者对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的追求第54-56页
     ·游戏者对人类更高水平的统一和联系的追求第56-58页
   ·运动文化的游戏精神在萎缩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3章 运动学习之美:人与运动文化的"相遇"第61-81页
   ·"相遇"的理解第61-66页
     ·相遇是"我—你"万物一体的关系第62-63页
     ·伽达默尔关于"我-你"的三种关系第63页
     ·相遇是一种"视域融合"第63-66页
     ·相遇受制于所选择的知识及对它们的解释第66页
   ·运动学习的三种水平第66-71页
     ·运动学习的第一种水平:运动技能的训练第68-69页
     ·运动学习的第二种水平:运动技能的教育第69页
     ·运动学习的第三种水平:运动意义的相遇第69-71页
   ·运动学习"相遇"之美第71-76页
     ·相遇之美既不同于生理快感,也有别于运动鉴赏第71-73页
     ·相遇之美是人与运动"非形"的精神融合第73-74页
     ·相遇之美实现技能、健康向精神自由的超越第74-76页
   ·"相遇"视域下的运动技能学习观第76-80页
     ·运动技能的本质观:由知识向文化转变第76-77页
     ·运动技能的学习观:由认知向体验转变第77-79页
     ·运动技能的教学观:由接受向游戏超越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4章 体育课程美的三种形态第81-99页
   ·从运动学习的三种水平看体育课程美的三种形态第81-83页
   ·体育课程美的最低形态:以美育体第83-87页
     ·目标:"健美"与"运动美"第84-86页
     ·方法:以美育体第86页
     ·特点:课程手段美第86-87页
   ·体育课程美的中层形态:以美育人第87-92页
     ·目标:身心健康之"个性美"第87-88页
     ·方法:体育教学艺术化第88-92页
     ·特点:课程目标美第92页
   ·体育课程美的最高形态:游戏中人第92-97页
     ·目标:精神自由第92-94页
     ·方法:人与运动文化相遇第94页
     ·特点:追求课程的美学境界第94-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5章 "人与运动文化相遇"之体育课程美学观第99-125页
   ·理解体育课程的几种视角第99-104页
     ·理解课程的几种视角第99-102页
     ·理解体育课程的三种视角第102-104页
   ·"人与运动文化相遇"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观第104-109页
     ·体育课程:促进人与运动文化相遇的"情境"第104-105页
     ·人:美学的主体性地位第105-107页
     ·运动知识:以文化的方式"如其所是"地在课程中存在和呈现第107-109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观的实践形态第109-111页
     ·运动教育课程第109-110页
     ·竞技教育课程第110-111页
   ·"人与运动文化相遇"之体育课程观是一种课程美学观第111-113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观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美育观"第111-112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观更是一种美学课程观第112-113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美学观的价值第113-123页
     ·对体育课程"工具价值观"的超越第114-116页
     ·对体育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超越第116-118页
     ·对体育课程"功利性情感"的超越第118-120页
     ·相遇之美造就休闲体育的审美心态第120-122页
     ·相遇之美成就体育教师的诗性生存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6章 "人与运动文化相遇"视域下的体育课程审美化设计第125-151页
   ·当前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第125-129页
     ·内容服务于目标,忽视运动自身的内在价值第125-126页
     ·对运动技能学习指导的困惑第126-128页
     ·对体育教师创造力的不适当要求第128-129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设计是对当前课程设计的完善第129-130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设计是一种审美化设计第130-134页
     ·审美化设计与一般设计的区别第130-131页
     ·"相遇"之设计方案具有功能美第131-132页
     ·"相遇"之设计程序能够召唤师生的审美创造第132-133页
     ·"相遇"之设计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展第133-134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审美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34-148页
     ·运动文化"如其所是"地展现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原则第134-138页
     ·化客观约束为主观自由的原则第138-141页
     ·遵循形式美的规律第141-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1页
第7章 "人与运动文化相遇"视域下的体育课程审美化实施第151-185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实施美是一种师生共创美第151-156页
     ·体育教师教之美:运动形态的再组织第152-154页
     ·学生学之美:运动意义的展现与创造第154-155页
     ·师生"对话",实现课程美第155-156页
   ·当代青少年体育审美的特点第156-171页
     ·问题的提出第157-158页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158-161页
     ·研究结果第161-170页
     ·青少年体育审美特点的分析第170-171页
   ·"相遇"之体育课程审美化实施的基本途径第171-178页
     ·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美学诠释第171-174页
     ·学生:运动技能的美学体验与遐想第174-176页
     ·运动技能:美的唤醒符号第176-178页
   ·本章小结第178-185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85-186页
 1.选择了新的研究视角第185页
 2.初步建立了体育课程美学研究的理论体系第185页
 3.提出若干关于体育课程美的新观点第185-186页
展望第186-187页
附录1第187-188页
附录2第188-189页
附录3第189-191页
附录4第191-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04-205页
致谢第205-206页
个人简历第206-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价值取向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