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序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高中古诗阅读教学批评 | 第9-19页 |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 第9-13页 |
(一) 从案例说问题 | 第9-10页 |
(二) 问题一:不能抓住文本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目标定位大而无当 | 第10-11页 |
(三) 问题二:目标设计缺乏全局意识,不能体现课程目标要求 | 第11-13页 |
(四) 其他问题 | 第13页 |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内容选择本末倒置,缺乏课程资源整合意识 | 第13-15页 |
(一) 重诗歌言语内容,轻诗歌言语形式;内容选择本末倒置 | 第14-15页 |
(二) 教学内容单调,缺乏课程资源整合意识 | 第15页 |
三、教学方法不恰当:方法似是而非,不适合古典诗歌阅读教学 | 第15-19页 |
第二章 高中古诗阅读教学对策探究 | 第19-43页 |
一、目标预设: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体系、文本特点与学生学情的契合 | 第19-26页 |
(一) 从宏观层面探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课程目标 | 第19-21页 |
(二)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确定必修与选修课程中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目标 | 第21-23页 |
(三) 通读教材,明确选文在教材内容体系中的特点与地位 | 第23页 |
(四) 教学案例设计 | 第23-25页 |
(五) 案例设计说明及其他 | 第25-26页 |
二、教学内容选择:以言语形式为重点,抓住诗歌文体特性;树立课程资源整合意识 | 第26-33页 |
(一)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把握诗歌阅读教学的共性内容 | 第26-28页 |
(二) 大胆取舍,树立课程资源整合意识 | 第28-33页 |
三、阅读方法运用:直觉感悟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 第33-43页 |
(一) 诵读吟咏法 | 第33-35页 |
(二) 还原法 | 第35-38页 |
(三) 比较拓展法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