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 | 第9-12页 |
·内容及概念限定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关于中小企业存在价值的讨论 | 第15-17页 |
·企业、中介组织、政府与中小企业服务 | 第17-18页 |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研究 | 第18-21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供给主体选择 | 第21-36页 |
·中小企业成长模型及特征 | 第21-23页 |
·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服务体系 | 第23-29页 |
·模型依据 | 第23-25页 |
·现实解释 | 第25-27页 |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内容 | 第27-29页 |
·中小企业服务供给主体的选择 | 第29-33页 |
·企业 | 第29-30页 |
·政府 | 第30-31页 |
·中介组织 | 第31页 |
·政府、中介组织的优劣势与中小企业服务供给 | 第31-33页 |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需要创新及GIE 模式的提出 | 第33-36页 |
第4章 GIE 模式的构成 | 第36-45页 |
·政府与中小企业:G—E 机理 | 第36-40页 |
·政府作为维持模型均衡 | 第36-39页 |
·部门协作获得更多效应 | 第39-40页 |
·中介组织与中小企业:E—I 机理 | 第40-42页 |
·“第三部门”中介消除政府失灵 | 第40-41页 |
·中介组织整合带来服务革新 | 第41-42页 |
·中介组织与政府:I—G 机理 | 第42-43页 |
·中小企业联盟:E—E 机理 | 第43-45页 |
第5章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创新:GIE 模式运行机制 | 第45-54页 |
·政府、中介组织与企业的目标差异性 | 第45-46页 |
·GIE 模式:利益连接点 | 第46-50页 |
·GIE 是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利益连接体 | 第46-48页 |
·案例: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合力应对反倾销 | 第48-50页 |
·创新式GIE 模式:G—I—E 的联动 | 第50-54页 |
·中介组织失灵与政府规制 | 第50-51页 |
·GIE 联动运行机制 | 第51-54页 |
第6章 常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创新——GIE 模式的一个案例 | 第54-63页 |
·常州中小企业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分析 | 第54-57页 |
·常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55页 |
·常州市中小企业面临问题与服务需求 | 第55-57页 |
·“一个中心”——GIE 模式的纽带 | 第57-59页 |
·“三联工程”——GIE 模式的实践 | 第59-60页 |
·“八大平台”——GIE 模式的载体 | 第60-63页 |
第7章 相关结论和展望 | 第63-67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研究成果与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