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23页 |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柔道概述 | 第9-13页 |
·柔道运动员的运动素质 | 第13-14页 |
·柔道项目的运动损伤概述 | 第14-22页 |
·选题依据 | 第22页 |
·研究设想及假设 | 第22-23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3-24页 |
·访问调查法 | 第24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4页 |
·体能测试 | 第24-2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7-41页 |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第27-29页 |
·年龄特征 | 第27-28页 |
·专业训练年限特征 | 第28-29页 |
·运动级别特征 | 第29页 |
·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情况 | 第29-33页 |
·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率 | 第29页 |
·30名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的时间特征 | 第29-30页 |
·30名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的部位分布 | 第30-31页 |
·30名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的原因 | 第31-32页 |
·30名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的类型 | 第32-33页 |
·30名柔道运动员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的程度 | 第33页 |
·柔道运动员致伤相关的关键运动素质因素的筛选 | 第33-41页 |
·三个月内出现和未出现的损伤部位相对应的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比较 | 第34-40页 |
·柔道运动员致伤相关的运动素质指标筛选 | 第40-41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1-51页 |
·30名柔道运动员在三个月内的损伤发生情况 | 第41-42页 |
·柔道运动员典型损伤的受伤机制分析 | 第42-45页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 第42-43页 |
·腰肌肌肉筋膜炎 | 第43页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 第43-44页 |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 第44-45页 |
·肩袖损伤 | 第45页 |
·柔道运动员致伤的关键运动素质因素分析 | 第45-51页 |
·反映柔道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有效运动素质指标筛选 | 第46页 |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柔道运动员致伤的关键运动素质因素分析 | 第46-51页 |
·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 | 第5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52-53页 |
6 致谢 | 第53-54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8 附录 | 第56-58页 |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