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第一节 研究相关动态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调查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文献法 | 第12页 |
| 二、内省法 | 第12页 |
| 三、社会语言学田野调查法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对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的界定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鄂尔多斯概况 | 第14-23页 |
| 第一节 地理概况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15-18页 |
| 第三节 方言概况 | 第18-23页 |
| 一、内蒙古晋语区形成的原因 | 第18-19页 |
| 二、内蒙古晋语区的特点 | 第19-22页 |
| 三、结语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的构成方式 | 第23-30页 |
| 第一节 晋语四音格词构成方式的研究成果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的构成方式 | 第24-30页 |
| 一、复合式 | 第24-25页 |
| 二、重叠式 | 第25-26页 |
| 三、派生式 | 第26-27页 |
| 四、“圪”字式 | 第27-28页 |
| 五、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的修辞特点及认知分析 | 第30-40页 |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四音格词的修辞手法 | 第30-32页 |
|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30页 |
| 二、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修辞手法的运用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语用义特点 | 第32-34页 |
| 第三节 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 第34-40页 |
| 一、鄂尔多斯晋语中颜色域投射于人体域的四音格词 | 第36-38页 |
| 二、多种非人体域投射于人体域 | 第38页 |
| 三、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四音格词使用的情况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四音格词使用结果调查统计 | 第41-48页 |
| 一、调查方法 | 第41页 |
| 二、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 三、语言能力分析 | 第42-48页 |
| 第二节 语言态度 | 第48-51页 |
| 第五章 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例释 | 第51-78页 |
| 结语 | 第78-80页 |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 | 第78-79页 |
| 二、本文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附录 鄂尔多斯方言四音格问卷调查 | 第83-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