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汽车电磁兼容性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24页 |
·汽车电磁兼容系统设计方法 | 第14-15页 |
·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干扰路径和敏感设备分析 | 第15-20页 |
·汽车的电器系统 | 第15-17页 |
·汽车电磁干扰源分析 | 第17-18页 |
·汽车电磁干扰传播路径分析 | 第18-19页 |
·汽车电磁敏感设备分析 | 第19-20页 |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和测试方法 | 第20-23页 |
·汽车电磁兼容国际标准 | 第20-21页 |
·汽车电磁兼容国内标准 | 第21页 |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研究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汽车点火系统 | 第24-29页 |
·汽油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 第25页 |
·点火参数的定义 | 第25-26页 |
·点火系统的分类 | 第26-27页 |
·微机控制的半导体点火系统的结构 | 第27-28页 |
·微机控制的半导体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仿真研究 | 第29-51页 |
·点火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 第29-33页 |
·点火系统产生电磁干扰机理研究 | 第33-34页 |
·火花塞 | 第34-40页 |
·火花塞的结构及等效电路模型 | 第34-37页 |
·仿真分析 | 第37-40页 |
·包括点火线圈和高压点火线的次级电路 | 第40-49页 |
·考虑点火线圈和高压点火线在内的次级电路等效模型 | 第40-43页 |
·仿真分析 | 第43-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5 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实验研究 | 第51-59页 |
·实验介绍 | 第51-53页 |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实验内容及结果 | 第53-5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