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磁干扰问题的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概述及受到的主要干扰的分析 | 第15-24页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概述 | 第15-19页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汽车电子技术的内容 | 第16-19页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受到的主要干扰分析 | 第19-24页 |
·汽车上主要的电磁干扰源 | 第19-20页 |
·电子控制系统受辐射和传导干扰分析型 | 第20-24页 |
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理论基础 | 第24-34页 |
·麦克斯韦方程及其FDTD 差分格式 | 第24-27页 |
·Maxwell 方程 | 第24-25页 |
·Yee 元胞和FDTD 差分格式 | 第25-27页 |
·数值稳定性和色散性 | 第27-28页 |
·Courant 稳定条件程 | 第27页 |
·数值色散对离散间隔的要求 | 第27-28页 |
·吸收边界条件和激励源 | 第28-34页 |
·吸收边界条件概述 | 第28页 |
·Gedney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 | 第28-30页 |
·激励源的选择 | 第30-33页 |
·吸收边界的选取 | 第33-34页 |
4 电子控制系统抗干扰仿真研究 | 第34-50页 |
·FDTD 细缝模拟方法 | 第34-36页 |
·电子控制系统中带细缝屏蔽体耦合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36-43页 |
·单缝仿真研究 | 第37-41页 |
·双缝仿真研究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页 |
·印制电路板布线的串扰分析 | 第43-50页 |
·印制电路板串扰产生的机理 | 第43-45页 |
·建立模型与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通过导线传导进入电子控制系统的干扰研究 | 第50-64页 |
·单导线传导干扰研究 | 第50-59页 |
·S 参数矩阵的定义 | 第50-53页 |
·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53页 |
·单导线模型 | 第53-54页 |
·干扰源天线和线间距离l 变化的干扰影响 | 第54-57页 |
·线长度h 变化时的干扰影响 | 第57-59页 |
·双导线传导干扰研究 | 第59-64页 |
·模型建立及仿真研究 | 第59-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6 论文总结 | 第64-66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64-65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的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