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体系问题初探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3页 |
| ·法律解释的概念 | 第11-12页 |
| ·法律解释的性质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世界各国法律解释体系比较研究 | 第13-22页 |
| ·大陆法系法律解释体系 | 第13-17页 |
| ·古罗马时期的法律解释体系 | 第13-14页 |
| ·中世纪的法律解释体系 | 第14-15页 |
| ·近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律解释 | 第15-17页 |
| ·普通法系的法律解释 | 第17-18页 |
| ·中华法系的法律解释体系 | 第18-22页 |
| ·中国古代法律解释体系 | 第18-19页 |
| ·中国近代法律解释体系 | 第19-20页 |
|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评析 | 第22-30页 |
| ·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概述 | 第22-24页 |
| ·我国关于法律解释的法律依据 | 第22页 |
| ·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的框架 | 第22-23页 |
| ·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的特征 | 第23-24页 |
| ·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的运行情况 | 第24-27页 |
| ·立法解释的具体实践情况 | 第24-25页 |
| ·司法解释的具体实践情况 | 第25-27页 |
| ·对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的评析 | 第27-30页 |
| ·法律解释权力依据的欠缺 | 第27页 |
| ·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地位与作用的倒置性 | 第27-28页 |
| ·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冲突 | 第28-29页 |
| ·各解释主体解释范围的界限模糊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法律解释体系的建构 | 第30-36页 |
| ·确立司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 第30-31页 |
| ·司法解释来源的正当性 | 第30页 |
| ·立法解释难以胜任主要法律解释的角色 | 第30-31页 |
| ·调整立法解释的功能 | 第31-35页 |
| ·立法解释还有保留的必要 | 第31-33页 |
| ·立法解释的功能调整和范围限制 | 第33-35页 |
| ·限制行政解释的效力范围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构建科学的司法解释内部运行机制 | 第36-47页 |
| ·取消检察机关的司法解释权 | 第36-38页 |
| ·检察机关行使司法解释职权的理论依据不足 | 第36-37页 |
| ·实践中不利于法制的统一 | 第37页 |
| ·法院独家司法解释有先例可循 | 第37-38页 |
| ·规范性司法解释权的行使 | 第38-39页 |
| ·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性质 | 第38页 |
| ·最高法院集中统一行使规范性司法解释权 | 第38-39页 |
| ·法官具体解释权的行使 | 第39-42页 |
| ·法官法律解释权存在的必然性 | 第39-40页 |
| ·最高法院的规范性司法解释不能代替法官的具体解释 | 第40页 |
| ·最高法院垄断司法解释权的弊端 | 第40-42页 |
| ·在司法解释中引入判例制度 | 第42-47页 |
| ·引入判例制度的积极意义 | 第42-45页 |
| ·引入判例制度的方式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