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7页 |
| ·研究项目的原因 | 第8-9页 |
| ·江西高速公路概况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0-17页 |
| ·社会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 ·社会评估的方法 | 第10-11页 |
| ·选择调查点的依据 | 第11-12页 |
| ·社会评估的操作情况 | 第12-13页 |
| ·调查样本的抽样 | 第13-16页 |
| ·社会评估的资料来源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社会评估影响因素 | 第17-28页 |
| ·项目影响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人文特征 | 第17-18页 |
| ·项目影响区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 第18-20页 |
| ·社会评估调查点经济状况 | 第20-28页 |
| ·打工经济 | 第20-24页 |
| ·水稻种植经济 | 第24-25页 |
| ·特色种养殖经济 | 第25页 |
| ·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各目标群体对项目的认识 | 第28-43页 |
| ·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 ·问题排序:各目标群体对待项目的态度 | 第30-36页 |
| ·分析与讨论:道路交通与农村发展 | 第36-43页 |
|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 第36-38页 |
| ·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与外界的联系 | 第38页 |
| ·有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 第38-39页 |
| ·可增加就业机会 | 第39页 |
| ·有利于减轻男女不平等现象 | 第39-40页 |
| ·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 第40页 |
| ·关于项目征地、拆迁潜在社会风险的分析 | 第40-41页 |
| ·不利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各目标群体对项目的要求 | 第43-51页 |
| ·村民的建议 | 第43-45页 |
| ·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方面 | 第43页 |
| ·补偿金的标准和发放方面 | 第43-44页 |
| ·公路建设方面 | 第44-45页 |
| ·道路安全和其他方面 | 第45页 |
| ·县、乡(镇)项目官员的建议 | 第45-47页 |
| ·希望设立相关部门机构 | 第45页 |
| ·增设出口和便道 | 第45页 |
| ·提高补偿标准 | 第45-46页 |
| ·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 | 第46页 |
| ·注意交通安全,加强交通知识宣传 | 第46页 |
| ·注意工作方式,避免激化矛盾 | 第46-47页 |
| ·作者的建议 | 第47-51页 |
| ·重视和加强对项目的宣传 | 第47页 |
| ·坚持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47页 |
| ·坚持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第47-48页 |
| ·积极引导征地和迁移房屋补偿金的发放和使用 | 第48页 |
| ·建立项目影响人群的参与机制 | 第48-49页 |
| ·解决好出行和交通安全教育问题 | 第49页 |
| ·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妇女、儿童的权益 | 第49页 |
| ·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对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 第49-50页 |
| ·尽可能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可行性对象 | 第51-53页 |
| ·工程建设 | 第51页 |
| ·医院服务 | 第51页 |
| ·职业教育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归结语 | 第53-57页 |
| ·建议采纳情况 | 第53-54页 |
| ·设立相关部门机构 | 第53页 |
| ·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 | 第53页 |
| ·补偿金的标准和发放 | 第53页 |
| ·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 | 第53-54页 |
| ·水系与地方道路的保护 | 第54页 |
| ·解决好交通安全问题 | 第54页 |
| ·农民工工资问题 | 第54页 |
| ·评估遗留问题 | 第54-56页 |
| ·调查的范围不够全面 | 第55页 |
| ·征地拆迁费的发放 | 第55页 |
| ·征地拆迁费的过度细化 | 第55页 |
| ·农民工工资问题 | 第55-56页 |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录一: 有关项目村(乡)干部访谈提纲 | 第60-62页 |
| 附录二: 个人访谈提纲 | 第62-64页 |
| 附录三: 座谈会讨论提纲 | 第64-66页 |
| 附录四: 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社会评估调查问卷 | 第66-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