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 | 第6-13页 |
(一) 所得税会计的由来 | 第6-8页 |
1. 国外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6-8页 |
2. 国内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8页 |
(二)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介绍 | 第8-13页 |
1. 应付税款法 | 第8-9页 |
2. 纳税影响会计法 | 第9-13页 |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 第13-24页 |
(一)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分析 | 第13-14页 |
1 应付税款法 | 第13页 |
2 纳税影响会计法 | 第13-14页 |
(二) 债务法与递延法的比较分析 | 第14-16页 |
1 基本观点不同 | 第14-15页 |
2 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结果不同 | 第15页 |
3 对会计期末递延税款余额的处理不同 | 第15-16页 |
(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比较 | 第16-24页 |
1. 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共同点 | 第17页 |
2. 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不同点 | 第17-24页 |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 | 第24-39页 |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用的背景分析 | 第24-27页 |
1. 顺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趋势 | 第24-26页 |
2. 暂时性差异增加 | 第26页 |
3. 适应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 第26-27页 |
(二) 现阶段我国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34页 |
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适用范围 | 第27-28页 |
2. 我国目前尚不能在所有企业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第28-31页 |
3. 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 | 第31-34页 |
(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需注意的问题 | 第34-39页 |
1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折现 | 第34-36页 |
2.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披露 | 第36-37页 |
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难以分清差异的来源 | 第37页 |
4. 准则的具体规定欠合理 | 第37-39页 |
四、我国应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需要采取的措施 | 第39-47页 |
(一) 协调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 第39-44页 |
1. 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 第39-40页 |
2. 协调的原则 | 第40-42页 |
3 具体协调 | 第42-44页 |
(二) 加强所得税核算的基础工作 | 第44-45页 |
1.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44-45页 |
2. 调整考核业绩的标准 | 第45页 |
(三)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前景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