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教育中的惩戒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第一部分 教育惩戒的释义 | 第10-16页 |
一、惩戒的一般释义 | 第11-12页 |
二、教育惩戒的概念解析 | 第12-16页 |
(一) 教育领域对“惩罚”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 本文对教育惩戒的理解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教育惩戒的合理性辩护 | 第16-31页 |
一、教育惩戒之历史寻踪 | 第16-23页 |
(一) 外国教育惩戒寻踪 | 第16-21页 |
(二) 我国教育惩戒寻踪 | 第21-23页 |
二、教育惩戒之法哲学基础 | 第23-25页 |
(一) 功利论 | 第23-24页 |
(二) 报复论 | 第24-25页 |
(三) 复归论 | 第25页 |
三、教育惩戒之心理学基础 | 第25-28页 |
(一) 斯金纳操作性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二) 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第28页 |
四、教育惩戒之价值审视 | 第28-31页 |
(一) 教育惩戒的社会价值 | 第29-30页 |
(二) 教育惩戒的个体发展价值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沟通式惩戒观——教育惩戒的新视角 | 第31-37页 |
一、对几种教育惩戒观的反思 | 第31-34页 |
(一) 自然惩戒观 | 第31-32页 |
(二) 功利性惩戒观 | 第32-33页 |
(三) 报应性惩戒观 | 第33-34页 |
二、沟通式惩戒观——教育惩戒的新视角 | 第34-37页 |
第四部分 实施教育惩戒的限度或条件 | 第37-45页 |
一、教育惩戒要符合教育的目的 | 第37-39页 |
二、教育惩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 第39-41页 |
三、教育惩戒要符合社会基本伦理的要求 | 第41-42页 |
四、教育惩戒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