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24页 |
| ·烟草病毒病的种类 | 第10-13页 |
| ·烟草病毒病的种群动态 | 第13-14页 |
| ·烟草病毒病流行趋势 | 第14-15页 |
| ·烟草病毒病高发原因 | 第15-16页 |
| ·病毒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 ·天然抗病毒剂 | 第17-20页 |
| ·合成抗病毒剂 | 第20-22页 |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 ·淄博烟区病毒的种类调查和流行规律研究 | 第24-28页 |
| ·烟草病毒病病毒种群动态及分布调查 | 第24-26页 |
| ·反季节作物病毒种类与调查 | 第26页 |
| ·烟田环境植物病毒种类调查 | 第26页 |
| ·病毒病田间发生动态 | 第26-27页 |
| ·蚜虫种类及其动态的调查 | 第27页 |
| ·烟田环境与病害的关系 | 第27页 |
| ·烟草品种与病害的关系 | 第27-28页 |
| ·新型病毒抑制剂防效研究 | 第28-30页 |
| ·牛心朴子草制剂室内防效测定 | 第28页 |
| ·供试制剂 | 第28页 |
| ·病毒和枯斑寄主 | 第28页 |
| ·试验设计和处理 | 第28页 |
| ·叶面抗菌剂对烟草普通花叶病在心叶烟的抑制效果测定 | 第28-29页 |
| ·田间防效测定 | 第29-30页 |
| ·作物与靶标 | 第29页 |
| ·供药试剂 | 第29页 |
| ·试验设计及处理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 ·淄博烟区病毒的种类调查和流行规律研究 | 第30-33页 |
| ·烟草病毒病的侵染来源 | 第30-33页 |
| ·烟草病毒病病毒种群动态 | 第30-31页 |
| ·反季节作物病毒种类 | 第31-32页 |
| ·烟田环境植物病毒种类 | 第32-33页 |
| ·烟草病毒病发生规律 | 第33-35页 |
| ·病毒病的田间发生动态 | 第33页 |
| ·影响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 第33-35页 |
| ·传毒蚜虫种类及其动态 | 第33-34页 |
| ·烟草品种与病毒的关系 | 第34-35页 |
| ·新型病毒抑制剂防效研究 | 第35-42页 |
| ·牛心朴子草制剂室内防效测定 | 第35-37页 |
| ·叶面抗菌剂在普通烟上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 第37-42页 |
| ·先接种后施药抑制效果 | 第37-38页 |
| ·先施药后接种的抑制效果 | 第38-39页 |
| ·病毒与叶面抗菌剂混合处理的抑制效果 | 第39-40页 |
| ·牛心朴子草W制剂叶面抗菌剂J-1田间防效测定 | 第40-42页 |
| 4 讨论 | 第42-43页 |
| 5 结论 | 第43-44页 |
| ·淄博烟区病毒的种类调查和流行规律研究 | 第43页 |
| ·新型病毒抑制剂纺效研究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