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1页
 一、于漪及其思想研究的现状第7-9页
  1、于漪简介第7-8页
  2、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第8-9页
 二、研究方法第9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9-11页
第一章 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性质论第11-17页
 第一节 于漪对学科性质的思考与探索第11-13页
 第二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第13-17页
  一、语言自身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第13-14页
  二、语文教育是具有人文性的第14-15页
  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15-17页
第二章 “教文育人”的语文教育目的论第17-24页
 第一节 “教文育人”的内涵第17-18页
 第二节 实现“教文育人”的有效途径第18-22页
  一、从习惯的养成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第19-20页
  二、读、写、听、说相结合,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第20-21页
  三、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开发学生的智力第21-22页
 第三节 “教文育人”目的论的渊源第22-24页
  一、源于对教育本质和教育使命的正确认识第22页
  二、源于对语文学科性质和教育功能的正确认识第22-23页
  三、源于对优秀人文传统的传承和弘扬第23-24页
第三章 以“情感教育”为内核的语文教学方法论第24-32页
 第一节 对准“音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第24-25页
 第二节 全面、有序、科学地培养语文能力第25-26页
 第三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情感熏陶第26-30页
  一、兴趣激发求知欲第26-28页
  二、情感熏陶塑心灵第28-30页
 第四节 立体化、多角度地组织课堂教学第30-32页
第四章 “德、才、识、能”俱全的语文教师素质论第32-39页
 第一节 教师的品德素养第32-33页
 第二节 教师的业务素质第33-39页
  一、知识底蕴第34页
  二、语言修养第34-36页
  三、教学机智第36-37页
  四、教师的创新素养第37-39页
第五章 “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教学改革论第39-45页
 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根本点是“以学生为本”第39-40页
 第二节 教学改革的焦点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第40-45页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第40-42页
  二、师生关系的变革第42-43页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教无定法第43-45页
第六章 于漪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启示及其局限性第45-55页
 第一节 于漪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启示第45-53页
  一、语文教学必须弘扬人文精神第45-47页
  二、语文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第47-51页
  三、融情感教育于语文教育活动中第51-52页
  四、必须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塑创造条件第52-53页
  五、必须提高教师的品德素养和业务素质第53页
 第二节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局限性第53-55页
  一、指导学生学习的理论较少第53-54页
  二、较少研究实现“不教”的方法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籽粒种皮色素成分的形成机制及种皮化学成分的解析
下一篇: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研究